最老式正宗的锅饼(冯氏锅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天天做锅饼)

东阿高集冯氏锅饼制作技艺

东阿县高集镇的锅饼,是一种风味浓郁的硬面食品,可口开胃,充饥耐存,久食不厌。锅饼要趁热吃,刚烙出的锅饼香气扑鼻,外脆内软,尤其锅饼边最香,还有小孩子喜欢的“压花”。高集冯氏锅饼是老少皆宜的一种美食,在鲁西乃至东北三省久负盛名,当地人常以锅饼招待和馈赠亲朋好友。

冯氏锅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天天做锅饼

全媒体记者 陈金路

“在鲁西地区,提起锅饼,很多人会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用地锅蒸玉米窝窝头和贴玉米面锅饼的场景,那种带有黄饹馇的玉米面锅饼成为几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不过,今天说的东阿高集冯氏锅饼,可不是那种玉米面锅饼,而是东阿高集独有的小麦面的大锅饼,这种锅饼内含的技艺独特,外脆内软,香气扑鼻。“现在除了过年那两天不做锅饼,其他时间几乎天天做。”1月14日,东阿高集冯氏锅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43岁的冯富增告诉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传说

武则天建皇陵衍生出高集锅饼

最老式正宗的锅饼(冯氏锅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天天做锅饼)(1)

东阿县高集镇锅饼历史悠久,主要以“冯氏”锅饼为主。据说高集“冯氏锅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基后,为自己死后与高宗李治合葬而选定皇陵,为建筑皇陵,数万民工日夜出工,因为劳动量大,需耐饥食物,于是,便制作出又厚又大,如锅一般大的饼,仅此一块,足够一天充饥而用。民工出工便带着锅饼,一时间大家称赞这样的锅饼为人间美食。皇陵竣工后,这种又厚又大又耐饥饿的“锅饼”就传扬开来。

后来,东阿县高集镇一带有不少做这种大锅饼的,尤其是“冯氏锅饼”最为出色。高集冯氏锅饼,从清末第一代传承人冯左文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高集“冯氏锅饼”制作工艺精良,一直以手工制作为主,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集“冯氏锅饼”。当地人吃冯氏锅饼口留余香,常以当地有这样的美食为荣,也以锅饼作为招待和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

业内人士认为,高集“冯氏锅饼”制作技艺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一份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如今,高集镇十里八乡的人以及外地人都前来购买“冯氏锅饼”,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知名度,高集因而名扬四方。

◎特色

用多道工序才能做成飘香锅饼

最老式正宗的锅饼(冯氏锅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天天做锅饼)(2)

据冯富增介绍,“冯氏锅饼”是纯手工制作,直径约40厘米,厚两三厘米,圆形大锅饼制作精良,拌面和用水有严格的比例,冬天和夏天也不一样。

在冯家院里有一口老井,据说有一百多年了,这口井的水清爽可口,还带着丝丝甜意,矿物质含量比一般水质则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用井水加上上好的白面及“面引子”和面,俗称“锅饼香不香,全靠引子帮”。待面醒好后,由壮汉用碗口粗的木棍在“压面石”上压面,经过300多次杠压,才能把面压匀,压出面的韧劲,这样做出来的锅饼才硬而不艮,口感佳。面压好以后,把面分成2.75公斤左右一份,经过擀来压花,然后将制好的生锅饼放于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当数用专用的平底锅“烙饼”。烙锅饼的锅是冯氏祖上留下专用的平底锅,锅盖采用高梁秆制作的“盖顶”便于透气,文火反复熨烙直至金黄色,烙出的饼黄而不焦。这样,一个外脆内软、硬而不艮、甘香醇美、充饥耐存、久食不厌、剩而不散、煮而不粘的大锅饼就做成了。“锅饼要趁热吃,刚烙出的锅饼香气扑鼻,外脆内软,尤其锅饼边最香,还有小孩子喜爱的压花,是老少皆宜的一种美食。”冯富增说。

制作冯氏锅饼,主要用料和工具有:矿物质丰富的高集水种出的优质小麦磨成的白面粉、枣木柴火、(面引子)压面石、果木擀面棍、印花板、祖传平底锅。冯富增说,以前和面全靠人工,现在主要靠和面机,因为一次和25公斤面,太累了。不过,用和面机和面,其他工序一点不能少,浓郁口味才能保证。

◎传承

第四代传人与全家天天做锅饼

最老式正宗的锅饼(冯氏锅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天天做锅饼)(3)

高集“冯氏锅饼”形成了完整的传承谱系,从清代同治年间的冯左文开始,冯氏家人代代做锅饼。冯氏锅饼风味独特,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民国时期的第二代传承人冯元山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一定的制作规模,但因战争社会动荡,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代传承人冯太让重拾祖业,继续做香气扑鼻的冯氏锅饼。冯氏锅饼第四代传承人冯富增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做锅饼,至今有20多年了。他继承祖业并加入现代工艺,在保留传统口味的同时,使锅饼风味更加浓郁,让很多人吃后赞不绝口。冯富增说,现在十里八乡的家里过喜事,很多都提前定制一部分锅饼。还有的人将锅饼买回家,切成块放到冰箱里,吃时,在锅里一热就能吃。即便是在锅里热,这种锅饼也很筋道。也有的将锅饼赠给亲友。锅饼成了高集一带部分百姓的主食。现在的锅饼,用银版印上了“冯”字。

进入新世纪后,东阿县文化和旅游部门曾对高集“冯氏锅饼”制作工艺内容进行了挖掘、整理、归档,对手工作坊传承人、继承等情况以及使用的工具、具体做法制作技巧等全部内容进行编目、归类、整理存档。对高集“冯氏锅饼”进行产品注册。

“现在,俺全家都一块做锅饼,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不做外,几乎天天做锅饼。第一锅锅饼需要约1个小时的时间,锅热后,一般40分钟出一锅。”冯富增表示,他正当年,还能干一阵子。过几年再找传承人,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