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什么写武松(施耐庵在作品里最经典的四次写虎)

《水浒》作者施耐庵在作品中多次写到虎,最为典型的有四次,四次写虎,有什么寓意,我们不妨作一番破解: 

施耐庵为什么写武松(施耐庵在作品里最经典的四次写虎)(1)

洪太尉在龙虎山遇虎,这是与虎的近距离接触。作者写虎威,暗示着江湖藏龙卧虎。洪太尉上龙虎山找天师,一路上先遇虎,后见蛇,此为龙虎山之虎和龙。这点显而易见,算不得秘密。求见天师未果(实际见了,但不认得)下山后,洪太尉向上清宫的道士讲述这一路所见,说到虎蛇,道士说:本山虽有虎蛇,但并不伤人。看似不经意的话,其实内藏玄机。虎蛇本是凶猛野兽,伤人乃是本性,为何此处却不伤人?把虎蛇比作一百单八好汉,把龙虎山比作梁山,不伤人意味着替天行道。道士不是随口应答,而是未卜先知的预言。这不是信口开河。水浒传首先出场的落草好汉是谁?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是人与虎的正面交锋。作者写虎啸,通过打虎故事,写虎的外强中干。“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一、施耐庵写“虎”,其实采用的是暗示手法

“虎”,是一种恶势力的代表,施耐庵写“打虎”,其实是写剪除一切恶势力。这种原始动力激发了一群英雄,他们聚义梁山,替天行道。可见,“虎”是一推手。

作者四次写虎,与虎接触的人分别为洪太尉(官员),武松(行者)、李逵(莽汉)、解宝、解珍(猎户)暗示:虎之出没无常,虎之危害四方。

苛政猛于虎。作者描写的时代正是北宋统治最黑暗的时候。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社会黑暗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施耐庵为什么写武松(施耐庵在作品里最经典的四次写虎)(2)

这些地方恶霸,朝廷贪官污吏似一群群豺狼虎豹,他们食人肉,喝人血,危害四方。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即打虎行为。

对一般读者来说,小说中的英雄气质才是最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日常的生活终究是平庸的,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受欺凌而忍让,见不平而回避,是普通人的选择。但人们的内心却不甘于此。梁山好汉却是另一种人物,是传奇式的理想化的人物,是打虎英雄。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则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像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确是豪气干云,令人激奋。就是像黑旋风斗浪里白条、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岗打虎一类与社会矛盾无关的情节,同样由于主人公的个性、力量、情感的奔放,而给人以生命力舒张的快感。在污秽而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这些传奇式的英雄,他们的打虎行为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给读者以很大的心理满足。

二、施耐庵写“虎”,其实采用的是先入为主的手法。

武松(行者)、李逵(莽汉)、解宝、解珍(猎户)有了打虎的经历,所以他们的反抗才比较彻底。宋江接受朝廷招安之后,武松选择出家,李逵表示出不满。

李逵则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地地道道的造反派,他像一股黑色的旋风,强劲地席卷着一切。他一再呼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他是反抗招安最强烈的一个,受招安后仍屡屡叫喊再反上梁山。宋江深知自己一死,李逵必然再去啸聚山林,为了不让李逵再次造反,坏了自己所谓替天行道的忠义之名,所以,在他最后倒下前,竟哄骗李逵饮下他未饮完的毒酒。

在八位反对招安的好汉(鲁智深、武松、史进、李逵、三阮、穆弘、刘唐)中,真正强烈反对招安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武松。但鲁智深和武松的力量还是太单薄,最终,改变不了梁山全伙受招安的命运。打完方腊之后,鲁智深和武松的选择也最明智。他们都没有做官,一个选择坐化,一个选择终老六和寺。而那些贪恋官位的其他好汉,几乎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宋江,名义上的打虎者,实质为虎作伥。先入为主的武松、李逵才是作者心目中的打虎英雄。 

施耐庵为什么写武松(施耐庵在作品里最经典的四次写虎)(3)

三、施耐庵写“虎”,最重要的是突出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在梁山好汉身上普遍存在,而侠义精神实质是为民请命。武松打虎景阳冈为民除害,解宝、解珍捉虎也有这个成分。所以,招安之前,梁山好汉为民请命突出了他们的侠义精神,招安之后,他们的侠义精神就大打了折扣。

《水浒传》的空前流传不仅仅是因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还因为《水浒传》宣扬的“侠义精神”。那个时代的大多市井百姓都不识字,他们主要还是从说书艺人和一些识字读书人那里听到水浒故事的。市井百姓并不懂《水浒传》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在那个特定年代(元末明初),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也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当时《水浒传》的问世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义”

侠义精神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要说义气,梁山好汉都很讲义气,“及时雨”宋江更是以义气闻名,他总是在别人危难之时,及时出现,救人于危难之中,他也正因此才当上梁山的大头领。所以,除了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塑造除了108位梁山好汉鲜明人格外,还有一种精神始终贯穿整部小说中,那就是——侠义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