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有文明城市吗(文明嘉鱼嘉鱼疾控)

今年,国内部分城市陆续因疫情按下暂停键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们纷纷出动,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展现白衣战士的使命担当;他们全力以赴,织密疫情防控网,守护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在这一次次的奔赴守护中,来自嘉鱼县疾控中心“95后”白衣战士邵李庆可谓是连轴转——3月5日出发援汉、4月2日启程援沪、8月18日远征援藏……苦吗?是苦的。累吗?当然累。但他说,当看到一个个城市解除暂停键重新启动,心里还是充满幸福感与成就感。

嘉鱼有文明城市吗(文明嘉鱼嘉鱼疾控)(1)

援汉——他初次带队圆满完成任务

“我去,我年轻,我没问题!”3月5日,正在吃午饭的邵李庆在单位微信群看到紧急通知——嘉鱼需派6名医务人员与咸宁医疗队汇合,去武汉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下午就要出发。邵李庆当即报名并获准。

刚收拾好行李,单位领导又打来电话,通知此行由邵李庆带领嘉鱼的另5名队员,同时还要管理嘉鱼运过去的核酸仪器。作为参加工作时间不很长、工作经历不是很丰富的邵李庆,突然感觉这次身上的担子不轻,但同时更多感觉到的是使命感和光荣感。

当日,咸宁医疗队到达武汉已是深夜。邵李庆在协助安顿好嘉鱼队员入住酒店后,发现仪器设备没有同时到达,于是他与其他县(市、区)的负责人一直在临时场馆等待仪器的到来。

“等到凌晨3点,仪器终于运送到了,我们签收仪器后,立即进行了安装调试,在完成所有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程序后,已经是早上8点。”邵李庆说,尽管一晚上没有休息,但在匆匆吃完早饭后,队员们立刻参加了核酸检测人员的集中培训,随后便投入到了核酸样本检测工作。

“我们充分意识到绝不能耽误一点时间,因为每晚一分钟开展样本检测,武汉面临病毒扩散的风险就大了一分。”邵李庆回忆,在援助武汉期间,咸宁医疗队嘉鱼小分队被分配到第三方核酸实验室工作。他和同事们在汉五天的工作中,服从安排、规范操作、连续作战,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圆满地完成了援汉核酸样本检测工作任务。

嘉鱼有文明城市吗(文明嘉鱼嘉鱼疾控)(2)

援沪——他逆行而上贡献咸宁力量

时间一眨眼就来到了4月。4月伊始,上海日渐严重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支支医疗队带着一股股温暖人心的力量紧急驰援。4月2日中午,邵李庆接到通知——“咸宁要组建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你和同事叶齐明天前往武汉集结出发。”

“我很清楚这次援沪任务重、责任大。作为一名核酸检测人员、医务工作者,我必须以大局为重。”邵李庆说,接到通知后,他和叶齐一起连夜筹备好必需的防疫物资,第二天一早就前往武汉高铁站搭乘前往上海的专列。

到达上海,邵李庆和叶齐被分配到了核酸加样岗位。进入正式的检测工作状态后,他们每天都穿着防护服在实验室,经常一进去就是七八个小时。连轴轮岗、深夜加班到黎明更是“家常便饭”。密闭实验室闷热 “全副武装”防护着装 千万次的机械动作 工作时间长,汗透衣服、浑身酸痛是常常发生的事。

“加样加到胳膊疼、拧盖拧到指麻木、睡觉不安常惊醒……这些都是核酸检测工作的真实描述。”邵李庆说,在上海,看到疫情下空荡荡的城市,紧张的工作之余总让他觉得难过。但难过之余他更明白,这座大都市只是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他相信,在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的驰援下,上海很快就会获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在援沪期间,邵李庆和叶齐一天检测量达到2500~3500管,工作量非常大,但大家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5月14日,他们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咸宁。

嘉鱼有文明城市吗(文明嘉鱼嘉鱼疾控)(3)

援藏——他调整战略有效提高效率

国庆前夕,咸宁的2名援藏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凯旋。10月5日,他们结束了返乡后的集中医学观察安全回家。此次咸宁出征的2名医务人员就包括邵李庆。

8月16日,湖北省决定组建首批20人核酸检测队伍前去支援西藏,需要各个地级市挑选有核酸检测经验、年轻、身体素质好、持有PCR上岗证人员参加,其中咸宁要派出2人。到西藏后,要在克服身体高原反应的同时投入抗疫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我年轻,身体好,有援外经验,我愿意去!”当嘉鱼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单位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前往西藏支援时,邵李庆毫不犹豫回应道。8月18日下午5点,邵李庆一行抵达西藏,随后被分配到了山南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

“到达实验室后,我得知他们是9个人3班倒,工作十分辛苦。我跟了全部3个班后,发现检测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邵李庆说,凭借自己的经验,他大胆与山南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相关负责人沟通。在邵李庆的建议下,他们对实验室各个区域的人员分配进行了调整,优化流程,并传授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的小技巧,得到山南疾控工作人员一致认可。随后,当地政府还为实验室增配了一些必要的物资耗材和一位能参与辅助工作的志愿者,减轻了实验室工作负荷,也缓解了工作人员长期作战的心理压力。

就这样,邵李庆参与援藏工作的实验室从日检测500~600管样分两班共需8个小时检测,到日检测1300~1700管样只需4个小时1个班就能检测完,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结束援藏工作前3天的晚上,邵李庆接到山南市疾控中心领导的电话,说本市一家检测实验室遇到问题需要增援。邵李庆二话不说就赶到了现场,了解情况后马上带领2位工作人员进入该实验室开展环境消杀与检测。其后,他们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环境生物安全、人员防护消毒的培训,在不知不觉间时针指向了凌晨2点。“这种来自组织的信任让我觉得工作充满意义,我也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个有经验的‘老兵’。”邵李庆笑道。

援藏期间,邵李庆一行克服高原反应,经常工作到深夜12点才起身回酒店休息。在实验室里,他们本着严谨的精神规范专业操作,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且全部及时、准确地出具了核酸检测报告,得到该实验室工作人员高度认可。

后记

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从3月到9月,6个月时间,邵李庆辗转出征三地,总计近90天,采访过程中,他没说一句辛苦,也没说一声难处,他只是反复在说:“之前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们支援我们湖北,现在我们驰援其他城市也是义不容辞,毕竟我比较有经验,人也比较年轻,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记者能明显感受到,邵李庆虽然是年轻的“95后”,但已是抗疫战场上的老兵,有着丰富的核酸采样及院感防控经验。多次的外派援助行动中,邵李庆也充分展现出勇挑重担、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咸宁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他说,虽说他们还是岗位上的新手,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们必当勇往直前,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历练,更是一种成长。

他说,很荣幸能在疫情防控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他人生中不一样的经历,给他力量和鼓舞,为未来的工作积累经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香城都市报

撰文:叶子 张耀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