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两只狼的故事(张老师和乌鸦的故事)

小学时,学过一篇文章,叫《乌鸦喝水》。说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四处找水喝,找了半天没找到,乌鸦很气馁。突然,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乌鸦实在太渴了,将喙伸进瓶子里,可是怎么也吸不到水。乌鸦想了想,将地上的小石子一块一块衔来,放进瓶子里去。瓶子里的水慢慢升涨上来,乌鸦终于喝到了水。

乌鸦和两只狼的故事(张老师和乌鸦的故事)(1)

就是这篇文章,使我改变了对乌鸦的看法,因为我们从小就受大人的影响,他们说“乌鸦叫,丧事到”,只要听到乌鸦在门前的树上鸣叫,我们就要摔石子将他们驱赶,心焦乌鸦给家人带来晦气。有时还要爬上树去,把乌鸦巢捣毁,但那时的乌鸦太多了 ,多的数不清,几乎每棵大树都有它们的巢穴。不仅如此,乌鸦肚子饿了,没有食物的时候,它们也敲吃玉米,一个玉米往往被吃了一半,给农民带来了损失,所以,大人叫我们一见乌鸦,可以用弹弓打,是有道理的。虽然有这篇文章改变了不少人对乌鸦的观点,但人们还是视乌鸦为害鸟,为了消灭乌鸦,有时砍掉百年大树也在所不惜!

就在人们痛恨乌鸦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公办教师。姓张,字挺贵,个子不高,头发梳的油光水滑,往后倒着,一看就是位讲究生活的人。张老师是学校的第一个公办教师,每月除了有粮食油盐供应外,还有六元的工资。操着安顺口音,声音洪亮铿锵。他一上任校长,学校制度得到了改变,教学质量出现了新的提高。师生们都对他敬佩有加。

张老师的待遇只够解决温饱,想吃鸡鸭鱼肉只是梦想,为了改善生活,他把目光瞅准了学校里大树上的乌鸦巢。并将我们三个机灵的学生叫去,然后对我们道:“学校里这颗大树上,有一窝乌鸦,天天叫的人心烦,不仅影响了上课,而且拉屎在操场上,窝囊透了。我看你们三个学生,机灵得很,爬这棵树没问题吧!悄悄上去,把烂乌鸦给我抓下来,煮着吃了!”

一听校长要吃乌鸦,顿时惊得我们目瞪口呆。要知道,乌鸦是杂食性动物,但多半以腐肉为主。农村卫生水平很差,生下来的孩子往往小命不保,大人们痛哭一顿后,把夭折的孩子丢在露天寡岩上,任凭秃鹫乌鸦之类的食腐动物吞食,直到消失为止。本地秃鹫不多,乌鸦却是成群结队,只要发现有死去的小孩,“哇,哇,哇”大喊同类,大家一起飞来吞食。所以在我们想象中,乌鸦是多么的肮脏不堪!

张老师似乎看翻了我们的心思,笑道:“你们尽管给我弄来就行,谁捉一只乌鸦,我给他一角钱。”既然老师发话了,而且又可得一角钱,这样的好事不干还待何时?两个同学推举我为组长,让我爬上去捉乌鸦,他们给我撑胆和接应。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傍晚,乌鸦返巢。他们很机智,往往把巢建在树上的细枝丫上,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出巢穴,向其他地方飞去。这是一棵楸树,枝丫较多,爬上去很容易,但要抓住乌鸦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过,我有我的办法,只有突袭,才能抓住乌鸦。我准备了一棵又长又结实的竹竿,爬上树中央,接过同学递上来的杆子,然后悄悄往上爬去。

乌鸦发现了动静,“噗”的一下,飞走了一只,站在其他树上观察我的行动。我假装没看见它,找一支树丫稳稳站住,一动不动和乌鸦僵持了半小时。飞走的乌鸦见没有危险,又飞回巢穴中来。我稳住脚,手扬竹竿,狠狠朝乌鸦巢穴打去,只听“咔嚓”一声,乌鸦巢穴连同树枝砸在了地上,下面的伙伴立即将麻布口袋迅速盖住了散乱的乌鸦巢。张老师非常高兴,一下子捕获了两只乌鸦,六个绿壳乌鸦蛋,有三个损坏了。张老师高兴地给了我们每人一角钱。

张老师像杀鸡一样,把乌鸦夫妻宰了,然后褪去毛,取出乌鸦肠子,将乌鸦肉丢在锅里煮。我们三人见了,连忙捂着鼻子出了张老师的门。

乌鸦和两只狼的故事(张老师和乌鸦的故事)(2)

张老师敢吃乌鸦的事,很快在村子里流传出去。村民听了,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有的既然听了,吐了满地。要知道,当时人们个个穷得叮当响,一年也只能吃到一次鸡,即使这样,人们不要说是吃乌鸦,想都不敢想,因为乌鸦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太坏了。有好事的,想巴结张老师,就遛进张老师的办公室,对张老师道:“想吃老哇(乌鸦),只需这样,包你吃过够!”张老师管理学校得心应手,却是个馋嘴,听说能轻易捉住乌鸦,就迫不及待问有何良策。村民不慌不忙地道:“老哇不仅吃腐肉,也吃昆虫。章章(蜻蜓)正是活动的时节,捉几十只来,在尾巴上涂上毒药,然后放飞。老哇吃了章章,不死才怪!”张老师听了,哈哈大笑,连忙对村民感激不尽。

张老师照着村民的办法,做了一个网套,抓来几十只蜻蜓,在蜻蜓尾巴上擦了些毒汁,然后放飞。成百上千的乌鸦此时正缺少食物,以捉昆虫充饥。它们吃了有毒的蜻蜓,晕头转向,还在空中飞的好好的,突然一头栽下地来,晕了过去。放学后,张老师就进地里树林里,四处搜寻,果然找到了几只被毒死的乌鸦。一时吃不完的,张老师做了一个火架,将乌鸦熏干,当腊肉,储存起来,慢慢吃。由于营养丰富,张老师走出去,油头粉面,精神抖抖,看起来很富足,而村民们却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个个无精打采般的,显然是贫穷的样子。

转眼,土地下放了,一天,张老师突然发现,自己喜爱的乌鸦越来越少了,曾经黑压压一片片的来,一片片的去的乌鸦竟然只有几十只在天空中飞翔了,声音不再响亮,而是显得有些悲怆,难道乌鸦们要集体迁家了吗?张老师茫然若失,想了想,于是一个决定在大脑里形成。

这天,给张老师出主意的村民又提着一只宰好了的乌鸦来见他,张老师看了,道:“多谢你的关心,从今天后,我不再吃野生动物了。你也不要捕杀乌鸦了!”村民很奇怪,一向爱吃野味的张老师,今天怎么变了个人似的,想问清原因。但张老师却说:“不吃就不吃了,给你讲道理,你也听不懂!”村民讨了个没趣,扫兴出门走了。

放学时,张校长提高了嗓门,面对四百多个小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以前,村子里的乌鸦满天飞,祸害你们家的庄稼,百姓恨它们,而今乌鸦少的几乎不见了,你们说说,是什么原因?”一个学生答道:“校长,是不是你吃光了?”张老师一听,没有生气,点点头,道:“我是吃了不少,我表示遗憾!不过,现在《环保法》出了,大家不准再伤害野生动物了,如果你们再去伤害,你们父母是要受到惩罚的。”学生还要问,张老师道:“等明年你进初中就知道了!”

几年后,张老师病故,他吃乌鸦的事还被他曾经的学生记起。在他去世不到两年,村子里的树被砍了不少,森林一片片消失,“报丧”的乌鸦声再也听不见,许多十多岁的小孩连乌鸦是什么样子,想都想不出来。我对乌鸦的绝灭的原因是这样理解的:

採石的隆隆炮声,惊坏了乌鸦,死尸及死牛烂马内脏不再乱丢,乌鸦失去了腐肉的营养,森林破坏严重,他们感觉栖息地危险,农药广泛使用,昆虫减少,没有了食物来源,他们不飞走,难道要在原地待死?

乌鸦和两只狼的故事(张老师和乌鸦的故事)(3)

而今,天天给我们“报喜”的喜鹊尚在天空翱翔,在树枝上“渣渣渣”叫过不停,说明喜鹊没有绝灭;报丧星乌鸦却消失了,它们真的没有身影了,要想看乌鸦,只能从《乌鸦喝水》中去寻找他们的影子吗?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