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销量第一(辣条一哥当之无愧)

卫龙何以撑起600亿估值?首先是其多元化的产品。从辣条丝起家,如今的卫龙已经将品类从大面筋、小面筋、大辣棒、亲嘴烧等经典调味面制品,拓展到了蔬菜制品和豆制品,推出了包括魔芋爽、风吃海带等热量低、口感脆爽的产品,以及软豆皮、78°卤蛋在内的豆制品和其他产品。越吃越上瘾的辣味零食,牢牢地霸占着年轻消费者的胃,也引来VC/PE的瞩目。

辣条销量第一(辣条一哥当之无愧)(1)

与此同时,除了线上电商渠道的扩展,卫龙线下经销商合作数量零售终端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6月30日,卫龙已经与2150多家经销商合作,覆盖了超62.5万个零售终端网点,分别较2020年底增加250多家经销商与5.5万个零售终端网点。

这为卫龙带来了亮眼的财务成绩单。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的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41.20亿元。利润方面,2018-2020年,卫龙分别实现净利润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其中2020年19.9%的净利润,远高于同行10%的平均净利润率。

不是所有的辣条都是卫龙,小小生意撑起一个庞大的食品帝国。有意思的是,卫龙还意外带动了整个河南辣条产业,这个中原省份几乎霸占了全国辣条行业的半壁江山。

从“垃圾食品”到“年轻人的网红”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卫龙的95%的消费者是35岁及以下人群,其中55%的消费者是2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卫龙能够圈住这一群年轻人的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它往高端化、健康化方向走的升级思路,从而完成了从“垃圾食品”到“年轻人网红”的进阶。

辣条销量第一(辣条一哥当之无愧)(2)

成立于1999年的卫龙是一家休闲食品公司,其招牌产品辣条堪称国民级零食,可以说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学校小卖部、街边小摊、便利店……3、5毛一包的便宜辣条成为当时学生党的零食标配。其“辣”和“香”均具有强烈的成瘾性,往往使人欲罢不能,但同时辣条因其“重油重盐重辣”的特点,也被大家打上“垃圾食品”的称号。

时间回到20年前。当时,辣条是央视315曾重点曝光的对象。生产乱象,生产环境的脏乱差,黑作坊无证经营,违规添加各种添加剂......当时正值辣味食品行业发展早期,小作坊众多,产品品质堪忧。2005年,平江的一家面筋厂因非法添加霉克星事件的黑作坊丑闻,使辣条企业从2000家骤减为500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卫龙通过品牌、包装、产品上的升级革新,抓住了作为“消费升级一代”的年轻人,成功地与其他辣条品牌拉开差距。

从2016年开始,卫龙就将包装从低端廉价的透明包装换成了简约的白色包装,看起来更加干净卫生,也高大上了不少,令消费者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是合规的安全食品。

辣条销量第一(辣条一哥当之无愧)(3)

同时,卫龙食品玩转年轻化互联网营销。它结合当下热点词汇与包装文案联动,比如从“任性”、“压惊”、到最近“真香”、“夺笋”、“嘤嘤嘤”、“凡尔赛”等。这样的别出心裁引起消费者注意,使人感叹“卫龙不再是那个卫龙”。不管是因为“卖情怀”还是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卫龙又一次出圈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