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

父亲扮演着多重角色,

教我们做人,保护家人

结实的臂膀扛起了整个家的重量

父亲,不爱表达,只会默默的做事情

父亲节,欣赏下艺术家笔下的父亲

那些画出来的伟大形象

01

·丢勒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

丢勒《父亲像》1490年

藏于意大利佛路伦萨菲兹美术馆。这件油画作品是丢勒为其首饰匠的父亲所作的肖像画。作者采用的是从侧面的角度入画,虽然是从侧面来描绘但不得不令人叹服其侧面描绘的脸庞竟能如此细腻真切,双手的描绘也相当细腻,色彩是协调的,戴著蓝色块的绿色背景,衬托衣服的棕色和皮肤和帽子的阴影,包括皮肤的颜色以及眼睫毛、头发的描绘等等,都在不影响最后效果的情况下,做到最细微的刻画。在这件作品中丢勒采用细腻写实主义手法,显示出其学画时期受到法兰德斯画风的影响。事实上,在这幅他习画后期所创作的画中,表现了他从父亲那学来的利落笔法,以及从米歇尔·沃格穆特老师那学来的勾画轮廓的笔法,以及法兰德斯画派艺术家汉‧斯布莱登沃夫勾画人性活动的画风。

02

· 伦勃朗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

伦勃朗《父亲》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他是父亲是磨坊主。伦勃朗是一家九个孩子中最小也是最聪明的一个。父亲让他上大学,并希望他成为法律家。但由于天性喜好绘画,伦勃朗只上了六个月大学就休学了,随后进入一家画室学习绘画。功成名就之后,伦勃朗的第一批作品是画他父亲和家人的肖像。

03

· 塞尚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3)

《侧面读报的画家的父亲》1859年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4)

《读报的父亲》1866年

塞尚的父亲路易·奥克斯特·塞尚经营皮帽业起家,后来开办了塞尚·卡巴索银行。他理财有术,但对艺术一窍不通,因此坚决反对从小就喜爱绘画的儿子在这方面发展。塞尚按照父亲的希望,考入埃克斯大学法律系,据他自己说“这并非自己所愿,乃是出于父亲的强求”,他的内心向往的还是到巴黎学习绘画。由于看透了儿子的心思 ,父亲不再勉强儿子。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纸的父亲像》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

04

· 詹姆斯·恩索尔笔下的《父亲》·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5)

詹姆斯·恩索尔生于比利时奥斯坦德。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父亲是一名被放逐的英国艺术家,有着艺术修养且感情敏锐,母亲则是个精明能干的佛兰德斯人,童年时他的父母关系并不和谐。1887年,他的父亲年死于酒精中毒。恩索尔的家庭背景可能促使他从少年起就具有忧郁的性格,以至于其画作中充满了色彩强烈、诡异怪诞的氛围。这幅画中的父亲低头看书,表情也略显凝重。

05

· 达利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6)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7)

《父亲的肖像》

达利出生在西班牙Figueres的一个小镇上,并且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孩提时光。他的父亲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律师和公证员,家底殷实,曾经在海边小渔村Cadaques替达利建立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工作室。后来达利爱上了大他十岁且当时处于已婚状态的女人加拉,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画家的群体,这两点都导致了他和父亲的矛盾。

06

· 弗里达·卡罗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8)

弗里达·卡罗《父亲》

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现代女画家,她的父亲是个拥有匈牙利犹太血统的德国移民,也是墨西哥城当地颇为有名的摄影师。父亲的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卡罗的审美,后来她的画作总是能够呈现出一种直透心灵的质感。

07

· 拉图尔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9)

《木匠圣约瑟》1632-1634年

《木匠圣约瑟》是拉图尔艺术成熟期的杰作之一,称得上是17世纪的绘画杰作。此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位借着儿子手中的烛光在夜间做活的木匠。从画作的名称可知,这位木匠即是耶稣的养父。约瑟与幼年耶稣的眼神交流是整幅画作的核心。他温柔的眼神,流露出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布满额头的皱纹传达出他为儿子的未来命运的担忧;正在加工的木头则是耶稣受难时十字架的暗喻。虽然这是一幅宗教作品,但画中描述的场景旨在唤起一种普世的情怀,作品的简洁及其对人物的刻画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08

· 伦勃朗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0)

《浪子回家》1669年

浪子的比喻是《圣经》中出现的一段文字,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以这段文字为蓝本创作了一幅题为《浪子回家》的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老人的小儿子,索求家产,远走他乡,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终回到家中的情景。画中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疲弱的视力已不能帮助他更好地辨认面前的情景,他伸出双手接受失而复得的儿子,那双颤动的手在儿子的背上抚摸着,衣衫褴褛的浪子身上留下了流浪的印记,父子相遇的这一幕令观者动容。

09

· 列宾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1)

《意外归来》 1882年

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遭受迫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位革命者同时还是一个父亲、儿子和丈夫。经过长期流放和苦役,革命者突然归来,当他走进房里时,年迈的母亲吃惊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妻子和两个儿女也看着他。稍大的男孩儿欣喜地抬起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这样一个特殊的场景,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画中涌动的亲情也令人感慨。

10

· 梵高临摹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2)

《蹒跚学步》 1890年

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中的场景置于一个农村的耕地上,背面是农民的房屋。右方一位母亲正在帮助小女儿学习走路。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在父母的扶持下从零开始,蹒跚学步,是人们共同的生命记忆,父亲坚实的怀抱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幅画作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充满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画作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又跃动着亲情。

12

· 罗中立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3)

《父亲》1980年

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画家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依然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十分庄重,生动感人。《父亲》中的这位纯朴的农人是画家对最普通的农民父亲的默默感恩。

13

· 李自健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4)

《父亲》1986年

1986年 ,李自健为八旬高龄的父亲绘制了这幅普通的写实油画头像习作。此前的三十年,一场政治风暴突如其来,他的父亲被判10年冤狱,画家也因此成长于贫苦之中。这幅画用细腻的笔法,平实的语言,刻画出一位中国老人坚忍正直、淳朴善良的鲜明形象,也凝聚了他对一生饱经创伤 、委曲求全的老父亲那种发自内心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14

· 刘小冬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5)

《脆弱小绳》1990年

《脆弱小绳》表现的是一派渔村码头的宁静景象,画中人物被置于前景并刻意拉近,凸显得这对平凡父子犹如“平民英雄”。淳朴憨厚的中年渔民手中摆弄着烟斗,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和一双解放军胶鞋,这是过去新中国以来普通劳动人民的服饰标配,接近成年的儿子有着粗壮的手臂、结实的大腿。一根从画面上方垂下的纤细红绳暗示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延续,像是分布于身体各处的血管,寓意出一种天然的、不可阻隔的血脉传承。

15

· 陈逸飞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6)

《父与子》1995年

《父与子》采用近距离镜头方式,塑造了一对平凡的藏族父子。满幅仅画父亲与儿子的半身,构图显得格外饱满。饱含激情的大笔触和大色块,凸显藏民的质朴、野性、粗犷、原始、空灵、神秘。画家如塑如刻的笔法,将藏民父子的面部肤色以及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16

· 张晓刚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7)

《血缘:大家庭—父与子》 2001年

在《血缘:大家庭—父与子》中,父亲的形象是年轻的,梳着青年的发型,他修长高挑的外貌为肖像增添了严肃感。而男婴则显得天真无邪,可以看到他承继了父亲外貌特征。而男婴的双眼透露出意外的成熟和智慧,他的姿态和凝视坦率自然,看起来比他的父亲更有自信。画家慎重地透过画布来连结血缘,把人物形象连成一线,更独特的是,男孩的手似乎轻轻地拉着弦线,彷佛知道自己已经诞生到一个复杂和烦琐的世界上。

17

· 王胜利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8)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中国油画与中国新诗相差无几,传入并成气象,也就一百年左右。当1980年大年三十,著名油画家罗中立在路边厕所外,发现一位拾粪老农浑然不知今夕何夕的表情时,被其麻木与苍老的神态深深震撼,随后创作了《我的父亲》并获得当年全国美展大奖,在文化艺术界引起巨大反响,声名远扬世界。转眼16年过去了,及至1996年,另一位著名油画家王胜利又画了一位老农。画家似乎从老农安贫详和的明亮表情中,感悟到了一种朴素的富贵气质。而那位老农背后的壶口瀑布的跌落声,又仿佛回荡着挥之不去的信天游,于是他给这幅画命名——《黄河谣》。时过境迁,两位父亲,一个麻木苍老令人揪心,一个详和明亮让人爱慕,好像历史在王胜利的笔下拐了一个弯儿,他反罗中立之道而行之,画出了明亮安详的老农,即,另一位“父亲”内心深处平和宁静、自在恬淡的生存状态——传统的“怀素抱朴”的人生哲学。

· 更多艺术家笔下的父亲 ·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19)

王少伦《父子》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0)

谢东明《父与子》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1)

艾轩 《守候冬日的太阳》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2)

林则军《守望幸福系列·城市新移民》汗水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3)

罗中立 《残雪》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4)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5)

张洪赞《父子》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6)

丁继鸣 《父与子》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7)

安东尼·凡·戴克《父亲让·查尔斯·德拉·菲勒的画像》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8)

萨金特《父亲肖像》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29)

朱利奥·卡普里《父亲加勒佐·卡普里的画像》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30)

菲利皮诺·利比《父亲肖像》

经典油画《父亲》(大艺术家们笔下的父亲)(31)

彼得罗·阿尼戈尼《父亲肖像》

对于艺术家来说,父亲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也许是他的艺术启蒙者,也许是赞助者,甚至还可能是反对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生涯中,父亲是一个非常关键且独特的存在。从艺术家塑造的“父亲”形象中,也许我们能发掘出影响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