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

文/宁静致远

上午英的一个电话,勾起了我和英相识相知的一些回忆,想起十年前,英从单位调走那一天,我对她的欢送发言。用心记下,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1)

十年前的元月4日,我在台历上写了一句:英走了!嘻,现在感觉这三个字怎么这么悲壮,假如加上一句具体的地点就好了。

英调走的前一天下午,单位搞了一个简短而略有隆重的座谈会,主要内容是我的好朋友英的工作变动。发言时,听着她因激动而略有些变调的语气和言辞,坐在前排的我,眼睛也热乎乎的:她真的走了!大家这样聚在一起的情景不会再有!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2)

当时,大家都想抓住最后稍纵即逝的一刻和英聊一聊,我也在那个特定的片刻,回忆起我和英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并在欢送会上发表了三条感慨:

感慨之一:“好事”

英的工作变动,虽然是平调,但是调入了六大班子之一的单位,这是组织上对她本人关怀和信任,也是对我们这个单位的支持与帮助。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我打心眼里为好朋友祝福。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3)

感慨之二:“缘份”

我和英之间无话不谈,是因为她是我从县城调到市里结交的第一个贴心的朋友。

一是因为特定的工作环境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当时我们是“对桌的你”,单位人手少,工作上需要相互配合支持。二是我刚来到新单位,人生地不熟,心灵孤寂,需要有一个热心人来依靠和倾诉,而英就是这样的人。她为人善良、感情细腻、古道热肠,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可以说,我们一见如故,渐渐地无话不谈;渐渐地,我们的女儿也成了好朋友;渐渐地,我们两家成了“世交”;渐渐地,我们的关系发展到不用任何伪装和掩饰,说话能彼此放肆、直白,甚至经常可以相互“攻击”。常常让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感到误会,她们会想:“这两个人关系怎么搞成这样啊!”只有我们两人或很少的同事,知道我们的这种表达方式,这就是“缘分”或叫“情分”。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4)

这也是我们对桌七八年的“成果”。所以,我们也要相互珍惜我们的 “缘分”。

为了佐证这一友情,举个小事例:

大概2000年的5、6月份,我们在邻县搞活动。为了工作的万无一失,领导派我们俩先去打前站。我们把现场、会场,包括材料等,按照程序又过滤了一遍,当安排一切妥当,已经到了夜里12点。

县里的同志,把我俩送到宾馆后也都回家了,我们也想好好休息一下。然而,我的头刚贴上枕头,便听到数不清的蚊子嗡嗡声和英的呼噜声。我是“B”型血,就是有一个蚊子也保准来“吻”我,就别说数以十百计的蚊子来“关照”我,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就寝?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5)

这个“破宾馆”!我心里忿忿地怨着,一点也受不了啦!

我把英喊起来:英起来,我们去要灭蚊药。英脾气就是好,只要是让她出力,不管干啥她总是答应。

我们打上药,屋里的味道立刻刺鼻难忍,我们只能在外面等一会儿。就只只一会儿,英就困得站不住了,我们只好回到房间。屋子药味浓得根本不能待,我只好打开窗子,破漏的纱窗又随着空气把新一轮的蚊子带了进来,我只好又起来打药。

就这样,我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个晚上,英也几乎没睡多少觉。那晚,让没有多少脾气的英,也真地厌烦了。以后,这件事成了英指责我的经典案例。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6)

感慨之三:“珍惜”

在发表“演讲”时,我还说了点题外话,那就是要珍惜。英调走的这一年,是我和英配合相处的第12年,也是我到市里整整12年。

我有点动情地说,人生有几个12年啊,我们大家一定要珍惜这种相遇的缘分,真诚待人、宽容待人,让我们的大家庭多一些融洽,少一些烦恼,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计较,大家共同努力,把单位的工作做好,把各自的小事做好,把单位的形象树立好。最后,祝愿大家都和英一样有一个好的前程和归宿。发言完毕。

中英结合的励志语录(那一年的欢送会上)(7)

时光荏苒,感觉一瞬间,两鬓都有了白发。我们的青春芳华,弹指间,也被留在了昨天。而我们的亲情和友情,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越来越浓,永不褪色。

愿岁月静好,亲朋安康。

作者:宁静致远 暖心的姐姐,讲暖心的故事给你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