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

楚汉之争是一段既精彩又激烈的历史,最后的结局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的大一统王朝,并开启了汉朝405年江山的序幕。不过我们在赞叹胜利者的同时,也一定会为失败者感到惋惜。

说起项羽,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雄二字,而且是一位极具悲壮的英雄人物。让项羽成为悲剧英雄的始作俑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也基本上都是依据《史记》中的记载。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1)

司马迁认为项羽独具英雄人格和魅力,而刘邦则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项羽作为楚国的贵族,他不仅拥有显赫的地位,而且还十分在意自己的人格。所谓“小人好利,君子好名”正是如此。

也许项羽未必热衷于功名和利禄,但是必定信仰高尚的人格,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有一种精神追求,那就是英雄主义。秦末,各地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其中赵国军队在作战中被秦军围困,项羽认为解救盟友乃是楚军分内之事,更是自己的责任。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2)

但是楚军统帅宋义却坚决不同意,他认为鹬蚌相争,对楚军最有利。项羽不齿宋义的所作所为,便在一怒之下斩杀了宋义,亲自领兵去解赵军之围。其实从战争的战略角度来分析,宋义并没有做错。

可是在项羽的价值观中,仁义要远远高于自身的利益,他认为宋义不仁,所以该杀。对于项羽来说,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而英雄则更应该去守护,去坚持这种纯粹的原则。鸿门宴项羽放走刘邦,就充分地解释了项羽这种道义的原则性。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3)

诱杀刘邦是一种很卑劣的行为,项羽除了担心天下人的耻笑,他更在意的是自己内心的底线。楚汉角逐时,项羽曾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一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不否认项羽这段话的幼稚和儿戏,但同时也体现出他体恤天下苍生的胸怀。因为项羽仁而爱人,才会被天下人称其为英雄。英雄是悲壮的、是豪迈的、是慷慨的,但也是骄傲的,那份尊严更是高于一切的。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4)

作为楚汉之争的失败者,对项羽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他不愿狼狈地逃回江东。我一直感觉虞姬与花瓶无异,她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和阐释,美女配英雄的完美而存在。当四面楚歌,大势已去时,项羽在营帐之中饮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5)

随侍在旁的虞姬,看到项羽心灰意冷,便拔剑起舞,以歌相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霸王别姬!项羽和虞姬的这番临别对话,感动了古今无数人,或许真正的爱情只存在于生死之间吧。但是项羽这般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未必就不是虞姬的错,作为逐鹿天下的楚国领袖,虞姬非但没有起到贤内助的作用,反而为项羽增添了些许的妇人之仁。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6)

虽然她最终以死相报,却不能算是项羽的红颜知己。客观地说,刘邦比之项羽,确实更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和帝王的才能。俗话说刚者易折,自尊强的人内心更加脆弱,丢弃尊严的人反而更适宜生存,所以在之后的朝代更迭中,项羽式的英雄人物越来越少。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一生有什么事迹(项羽为何能得到后世敬仰)(7)

一千多年后的宋朝,才女李清照道出了项羽至死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因为她懂得项羽的英雄与豪气,懂得项羽的灵魂更纯洁,人格更具有魅力。她更懂得,如项羽这般豪气干云的英雄男儿,历史上屈指可数,也更应该得到人们的赞美。相比于虞姬,似乎李清照更像是项羽的红颜知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