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地人温州话(山西话讲起来温州人都怕)

可喜可贺,终于有方言能够威胁到“恶魔之语”温州话的地位了。多亏山西话,在方言难度 PK 上,北方终于扳回了一局——

如果你看过《图灵密码》这本小说,肯定也像作者一样好奇地搜过,关越西装革履用方言喊出的那句“老子有滴是钱!”到底该咋读?

你可能以为只有南方人才会上网提问,呵,天真。对于北方人来说,山西话,也是无数次让他们栽倒的一个坎儿。

山西建筑

来来来,在正式聊“山西话到底难在哪儿”之前, 让我们先做个山西方言小测试热热身,看看你能答对几道?

1.“夜里”是哪一天?

A.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后天

2.“熄活”的意思是?

A.车熄火了 B. 可怜 C. 荒凉 D. 火灭了

3.“俯照”是指?

A. 衣服 B. 照片 C. 衣服的照片 D. 睡觉

4. “圪蹴(ge jiu)”是指人的哪个动作?

A. 跳起来 B. 蹲下 C. 躺着 D. 趴着

5.“爬仓货”的意思是?

A. 小偷 B. 讨厌鬼 C. 仓库的货 D. 爬上仓库的人

教外地人温州话(山西话讲起来温州人都怕)(1)

part 1 迷惑方言萌萌哒

当一个山西大汉对你说:“这个小杯杯不够喝,换个大杯杯。”他真的不是在恶意卖萌。

事实上,叠词是山西话中很常见的现象,上至老爷爷老奶奶,下至两三岁小孩,讲起话来都会用到叠词。像“杯” 的本意就是指杯子,变成重叠式“杯杯”以后,就成了“小杯子”。一般来说,在山西话里,词语重叠的形式会增加一层表示“细,小”的意思。

山西话里叠词不仅多,还形态各异,比如:醋篓篓、蛛蛛网、鸡蛋黄黄、时时节节……想想这些词从山西汉子们嘴里说出来,是不是超级反差萌?

名词和形容词里,只有你想不到,几乎没有什么是山西人不能叠的。不过这些还比较好理解,但是!!山西人连助词都不放过,请看下面这个对话:

你夜来来来了没啦?

来来了。

一堆“来”是不是已经看得都不知道怎么断句了?

翻译成普通话其实是:你昨天来了没有? 来了。

在这里面,“夜来”的“来”其实没有实质含义, 两个字连一起表示的是“昨天”的意思。“来来”的第二个“来”也是,没啥实际作用。

下面再看看进阶版:

你夜来来来来没啦? 来来来。

没想到吧,表示“到来”含义的第一个“来”甚至还可以叠一叠……

不过,如果仅仅是词语重叠,那么山西话顶多只能算是比较可爱,还谈不上难懂。要是听完相声《山西方言》, 你大概会和我一样,选择死亡。

“有一个人,喝着 fu,靠着 fu,吃着红 fu,看着fu,你说他 fufu 不 fufu……”

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完全不一样的词都读 fu 啊!

淡定,这其实就涉及到山西话里另一个知识点了——文白异读,也就是书面的读音和平常说话时有差别,比如普通话的“sh”在山西方言中读作声母“f”,所以……上面那个令人迷惑的顺口溜其实是:

“有一个人,喝着水(fu),靠着树(fu),吃着红薯(fu),看着书(fu),你说他舒服(fufu)不舒服(fufu)。”

教外地人温州话(山西话讲起来温州人都怕)(2)

part 2 山西人也听不懂的山西话

光是外地人听不懂还不够,山西人坑起人来,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天将令山西话流传于世,必先山川环绕、山川环绕、山川环绕。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环境使得山西方言非常复杂,晋语若是细分起来,就有吕梁片、五台片、大包片、张呼片、志延片……

所以,在外地人露出疑惑的目光,表示“为什么周边的河南、河北、陕西话都能听懂,只有山西方言这么特殊”时,请收获来自山西人的心累:“山西人和山西人也得用普通话”。

明明看起来是同样的词、同样的句子,在不同地区使用起来就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情况:

●助词“来来”

1. 句末只能说“来来”,一般不单用“来”(主要分布在五台片)

2. 可说“来”,但多说“来来”(主要分布在代县、忻州等市县)

3. 可说“来来”,但现在多说“来”(主要分布在介休、柳林等市县)

4. 不能说“来来”,只能说“来”(如平遥、阳城等市县)

还有表音词缀“圪”,单在隶属五台片的忻州,由“圪” 构成的词语就高达 560 多个。

比如在最开始那个山西方言小测试里的“圪蹴”, 是指蹲下;“针”本来指缝衣物用的针,但“圪针”则指酸枣树的刺;有的时候,它还表示动作的短暂、反复, 像“圪躺”指稍微躺一躺,“圪爬”指来回爬行……

part 3 听山西人说话,带你穿越回古代

其实山西话以“晋语”这样一个独立分支的身份从北方官话中分离出来,时间并不久,直到 1985 年《官话方言的分区》中,晋语才首次作为一种与官话、吴语和粤语等平行的方言出现。

之所以“晋语”能在整个北方都显得这么特立独行, 原因还是要归在地形上。北方大部分是平原,大家来来往往十分方便,交流多了,语言也就越来越相似。但山西不同,整个山西,基本上被太行山、吕梁山、黄河等包围了,自成一体,和外省联系很少。

教外地人温州话(山西话讲起来温州人都怕)(3)

正因此,像很多南方方言一样,“晋语”也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听山西人说话,感觉自己分分钟穿越回了古代,整个人的画风都变优雅了:

什么——甚

这么——兀的 肚子饿——肚饥可怜——凄惶

年轻男子——后生香菜——芫荽

土豆——蔓菁

关灯——把灯谢了

晋语最大的特点是在发音上有-p、-t、-k 的入声韵尾, 这和粤语、闽南语等南方方言有相似的特点,也是支撑晋语从官话的包围中独立出来的最有力的理由,因此有研究者将晋语区称为一个被官话包围的“方言岛”。

但对外地人来说,区分山西人最简单的方法其实是,看他说话句尾带不带一个“了”字儿:

不过,说晋语的并不只有山西人,山西话也不止晋语这一种。随着走西口和晋商的发展,往外流动的山西人早已将晋语带到了周边的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区;在山西省的行政区划以内,也有中原官话、北方官话区的渗透。像临汾和运城,因为地处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交通方便,和外界联系多,所以它们就不是“晋语区”。

最后检验一下大家的知识点,请大家完成以下习题:

村里的福记他姓福,措才福哈去斗福。一手拿着福,一手端着福,哈福看福,你佛福福不福福?

用你的方言说一句话看看大家能猜出来不?

(本刊专稿 黄怡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