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秦可卿三句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各版本文字异同)

红楼梦里,秦可卿相关的诗文有两篇,一个是秦可卿卧房对联,一个是秦可卿托梦给凤姐的赠言。

秦可卿卧房对联

甲戌本原文:

嫩寒鎖夢因春冷

芳氣籠人是酒香

别看这只有简单的两句,在11个版本里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不同的文字,主要是在下联上。(比较的11个版本是: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戚宁本,戚沪本,蒙府本,舒序本,萃文书屋程甲本,梦觉本,卞藏本,杨藏本。列藏本无本回。)

(一)第一句。

嫩寒鎖夢因春冷(10个版本)

嫩寒瑣夢因春冷(蒙府本)

简析:蒙府本的“瑣”的现代简化字是“琐”,琐碎,细小的意思,而其他版本的“鎖”则是锁住,困住,笼罩等意思,蒙府本这里似乎是抄的别字。

(二)第二句。

芳氣籠人是酒香(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蒙府本,戚宁本)

芳氣襲人是酒香(戚沪本,卞藏本,舒序本,杨藏本,梦觉本,程甲本)

注:甲戌本他人涂改“籠”为“襲”。

简析:下联很有趣,趣点如下。

①戚宁本和戚沪本两本从总体上看,就像一对双胞胎,文字格式,写法都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这幅对联却一个作“籠人”,一个作“襲人”,何以造成这种现象,有待名家专家指教。

②“襲人”大概率是“籠人”的误抄。

从现存的11个版本文字内容来看,基本上有文字相异的部分,甲戌本的准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诸本,而“襲”“籠”二字字形非常相近,又因为书里有袭人,所以抄书者辨识错误,误抄的可能性极大。

红楼梦秦可卿三句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各版本文字异同)(1)

红楼梦秦可卿三句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各版本文字异同)(2)

从音律上来看,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有如下论述:

“笼”平声,“袭”仄声,用“袭”即犯孤平(虽“芳”字是平声也不行),这是诗律之大忌,所以非用平声不可。

“笼”在古音中有“笼罩”的意思的时候,读作“lóng”,是平声。苏培成先生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笼”怎么读?》里详细讲述了“笼”的古今读音演变。

杜牧《泊秦淮》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里的两个“笼”意思是笼罩,要读平声lóng。理由是唐诗七绝头两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加黑线的字表示可平可仄,下同)。“笼”如果读为lǒng就成了“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唐人写诗绝不会如此。秦观《沁园春·春思》词:“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沁园春》开头的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笼”是第七个字,一定是平声,读lóng,不会是上声,读lǒng。据1324年周德清著《中原音韵》,“笼”在东钟韵阳平,可见那时仍读lóng,不读lǒng。

“笼”字的读音什么时候由lóng改为lǒng呢?1947年出版的《国语辞典》里的“笼”有lóng和lǒng两个读音,在音lóng的“笼”字下有“笼罩”这个条目,释义是“覆盖之义”。1953年出版的第一版《新华字典》“笼(lóng)”下义项③是“遮盖、罩住”,书证是“笼头(带在牲口头上的套子).黑云笼罩着天空”。可见这个“笼”在那时仍读lóng。到了196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詞典》试用本,笼罩的“笼”读lǒng,书证是“暮色笼住了大地|烟笼雾罩”。根据这几本语文工具书注音的变动,可以确定,“笼”字由读lóng发展为读lǒng,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

不过,曹雪芹本人可能并不一定喜欢严格的按照平仄规则来作文章,比如书里黛玉教香菱作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红楼梦》48回)

那么,单从词意上来看,“笼人”和“袭人”哪个好些呢?

先说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

据书里所说,这幅《海棠春睡图》是唐伯虎所画,题句是秦太虚所写,不过时至今日,并未有实证证明画和题句都是真实的存在,有可能是曹雪芹虚拟摹写的。

不过,能肯定的是,它们是有真实原型的,比如唐伯虎有首诗《题海棠美人》,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收藏有《唐寅美人图》,这个美人图是不是就是唐寅所题的《海棠美人》呢?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也太巧合了。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唐伯虎《题海棠美人》)

睡起云鬟欹未整,懵腾嬾下庭除。摘来纤玉嗅香初。红襟一抹,衫色学莺梳。梦去如醍醒似梦,丹青巧样难图。风流名氏隐吴趋。建安才调,今见两相如。子清亦名寅,故云。(蒋景祁《临江仙 为曹子清题唐寅美人图》)

红楼梦秦可卿三句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各版本文字异同)(3)

而“海棠美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可见,“海棠春睡”讲的是杨贵妃醉酒酣睡不醒的故事,而《红楼梦》里的这幅对联完全契合此事。

“锁梦”,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说是“不成梦,睡不着觉”的意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解释是“不成梦,不能入睡”,个人完全不同意这种解释。

从海棠春睡的出典来看,这个故事讲的是杨贵妃醉酒,春睡未足,香梦半酣的情景,所以秦可卿房里的画怎么能是“睡不着觉”呢?再说了,书里明写的这是秦可卿的卧房,本就是睡觉的地方,如果挂了一幅画,说“不成梦,睡不着”,也是很不合适的吧?

结合杨贵妃海棠春睡的故事,可以猜想一下这幅画大概画的是什么,应该是一个美人半醉,香梦沉酣,此等场景才符合秦可卿的身份,才贴合卧室的功能。

所以“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应该大概解释为,微寒的天气里,美人酣梦,用春冷作为借口,不愿醒来,(屋子里)芳香笼罩,那是美人醉酒散发出来的。

从这里看,“锁梦”表示人入睡之后,入梦极深,“笼人”表示酒香散发,气味极浓,“锁”和“笼”都是强调一种状态挥之不去,久久停留,而“袭”则只是表示一阵香气扑来,单纯的动作过去后就消失了,显而易见,“笼人”比“袭人”要好的多。

秦可卿托梦凤姐赠言

十三回,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并赠言两句,甲戌本原文如下:

三春去後諸芳盡 各自須尋各自門

在现存的11个版本中(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戚宁本,戚沪本,蒙府本,舒序本,萃文书屋程甲本,梦觉本,杨藏本,列藏本。卞藏本无本回。),除了个别字的写法不同之外,无文本差异。

具体文字如下:

三春去後諸芳盡 各自須尋各自門(8本)

三春去後諸芳尽 各自須尋各自门(己卯本)

三春去後諸芳盡 各自須尋各自门(列藏本)

三春去後諸芳尽 各自尋須各自门(杨藏本)

简析:杨藏本抄得很马虎,这里又把词语的顺序抄颠倒了。

这11个版本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它们的书写格式,甲戌本7本是没有单独分出来的,而列藏本4本则是单独有一个段落。

红楼梦秦可卿三句话(红楼梦诗词曲赋各版本文字异同)(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