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一些消防知识(消防常识早知道)

Q: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A: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不知道的一些消防知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你不知道的一些消防知识(消防常识早知道)

你不知道的一些消防知识

Q: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什么?

A: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Q:火灾的定义是什么?

A: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火灾。

Q:火灾的种类有哪些?

A: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以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Q:灭火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A: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起火区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疏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Q:如何报火警?

A:需要报火警时拨通“119”电话后,应沉着、冷静、语音清晰。为了使消防队能够迅速到达火场,应讲清起火单位或居民、村民户主的名称、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火势情况、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说出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然后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一般情况下,发生火灾后应当报警和救火同时进行;当发生火灾,现场只有一个人时,应该一边呼救,一边进行处理,必须赶快报警,边跑边喊,以便取得群众的帮助。

Q:如何开展火场自救?

A:(1)平时要想好几条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

(2)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大橱内钻。

(3)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4)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5)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到集结地点集合,千万记住,既已逃出决不回跑。

(6)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

(7)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和重物上,确保不会断开时,顺势滑下。

(8)充分利用房内的门窗、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自救。

(9)如被火围困在楼上,尽快向室外扔沙发垫、枕头等软物,防止着地时摔伤。夜间则可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白天用鲜艳的布块,从窗口举出求救。

(10)若逃生路线被火封堵,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有条件的向门窗浇水。

(11)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要急于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

(12)如火势较小,自己能灭火时,要面向火而背向消防通道,必要时可及时利用通道撤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