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劳体型为什么大(棕背伯劳百科知识)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棕背伯劳前额黑色,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头顶至上背灰色(西南亚种黑色)。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棕色,翅上覆羽黑色,大覆羽具窄的棕色羽缘。飞羽黑色,内侧飞羽外翈羽缘棕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或棕白色,形成白色翅斑并明显露出于翅覆羽外。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外翈具棕色羽缘和端斑。颏、喉和腹中部白色,其余下体淡棕色或棕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棕红色或浅棕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棕背伯劳体型为什么大(棕背伯劳百科知识)(1)


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北达甘肃兰州和陕西汉中,西抵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东至东南沿海,南到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台湾和海南岛。

棕背伯劳体型为什么大(棕背伯劳百科知识)(2)


留鸟。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单独活动。常见在林旁、农田、果园、河谷、路旁和林缘地带的乔木树上与灌丛中活动,有时也见在田间和路边的电线上东张西望,一旦发现猎物,立刻飞去追捕,然后返回原处吞吃。性凶猛,不仅善于捕食昆虫,也能捕杀小鸟、蛙和啮齿类。领域性甚强,特别是繁殖期间,常常保卫自己的领域而驱赶入侵者,当见人或情绪激动时,尾常向两边不停地摆动。

棕背伯劳体型为什么大(棕背伯劳百科知识)(3)


繁殖期4-7月。在中国海南岛等亚热带地区稍早些,多在3月份即已开始繁殖,4月末已见离巢幼鸟,在四川多在4月开始繁殖。4月初雄鸟开始占领巢域,置巢于树上或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8m。巢呈碗状或杯状。营巢材料通常就地取材,主要由细枝、枯草茎、枯草叶、树叶、竹叶以及其他植物纤维构成,内垫棕丝和细软的草茎、须根。巢的大小为外径15-16cm,内径6-10cm,高10-11cm,深4-6cm。雌雄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