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力)

越是在这个变化不确定的世界,越有必要静心思考,夯实认知,好好沉淀自己。

你好,我是「爱思考的大熊」。

今日认知读书系列主题-「思想实验」。


今天分享的书,是《异类心理学:40个改变认知的疯狂思想实验》。

怎样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力)(1)

思想实验是指使用想象力去进行的实验,所做的都是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或现实未做到)的实验。

思想实验,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加深你真正理解事物的思考方法。

提升认知力的最大前提,是真正能理解一个事物,而不只是知道它的名称或定义。

而要做到这点,最有效的捷径,当然是在现实中去实践、测试、观察,得到反馈。

但实际上,受现实条件限制,许多实验是没法做的,或压根是不存在的。

比如,下面提到的列车困境、加速运动的电梯、沼泽人..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实验。

这时,思想实验,就派上用场了。

通过构建虚构、具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两难/荒谬)的场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对自身更深刻的直觉、理解和判断,引导出新的洞察。

之所以分享这本书,是它里面,提供了种类丰富的思想实验,读起来就像看小说一样,很有趣,又能引人思考。

这本书,把思想实验,分成7类:

困境类、悖论类、哲学类、数学类、科学类、科幻类、商业类。

这种分类,是按不同思想实验的表面特征来分。

如果仔细琢磨它们背后深层的本质特征,可以统一梳理归纳为三类或三种层次:

价值观类、事实类和概念类思想实验。

下面,我们一一来讲。


价值观类思想实验

价值观,是人内心的选择和偏好,像效率、公平、勇敢、坚强...

这类词,往往很抽象。谈起来好像头头似道,但往往细究起来,又似是而非。

现实中,没条件去实际测试每种价值观,这时,价值观思想实验就能派上用途。

举个例子,

列车困境

假设你是一个正开着列车的司机。

突然发现轨道前方有5名工作人员,慌忙中你踩下刹车,结果发现刹车莫名其妙失灵了!

如果这样开下去,肯定会撞到5个人。

这时,你发现,右前方还有一条轨道,只要拉把手,就能把列车转向右侧轨道。可那里竟然也站着人,但只有1个人...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列车直接撞向人,那5个人就没命了;如果你拉动把手,改变方向,就等于亲手杀死另外1个无辜的人。

那么,你会怎么选?

这是被称为“列车困境”的著名思想实验。最早由英国哲学家菲利帕福特提出。

如果你选择救5个人,牺牲那1个人,那就是站在拯救最多的人,获得整体最大效用的立场和价值观,这在哲学上,被称为“功利主义”。

这由英国思想家边沁提出,就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才是正确选择”。

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实在不忍心拉把手,杀死那1个本来置身事外无辜的人,只能眼睁睁着,听从命运安排,看着列车撞死那5个人,那就是站在“无论有什么理由,杀死无辜的人都是错误的”的立场和价值观,这在哲学上,被称为“绝对道德主义”。

这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就是“天然纯粹的道德初心和意志”。

你看,当你听到“功利主义”或“绝对道德主义”这种词,看起来似乎明白在讲什么,其实未必,你知道的,只是这个词本身或它的解释或定义,但未必真正理解它到底在说什么,而现实也未必有这样的条件让你去真正理解。

这时,聪明的哲学家们,就虚构了这样的一个两难的思想实验。

通过这样的虚构情景,你会发现你内心隐藏的起心动念、偏好选择。可能原来你坚定认为自己是“功利主义者”,但一场景带入,发现自己要杀死1个无辜的人却下不了手;或你认为自己应该是那个有道德洁癖的人,结果在那个场景下,自己还真的是会牺牲1个人救更多人的主...

通过这样虚构、具象、情理之中(没有不合理或瞎扯的设定)、意料之外(没想到会有这么极端的两种对立选择)的思想实验,你绝对会加深对功利主义、绝对道德主义,对自己的理解。

类似的,还是经典的女友之问,“当我和你妈同时掉在河里,你先救谁”...

可以用一个问句来概括和引导出这类思想实验:

“如果xxxx,你会怎么选?(偏好)”

至于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什么才是合理的答案?

其实没有。

有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更加了解自己,以及你的价值观和偏好选择。

事实类思想实验

这类思想实验,是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场景,引导自己对于事实/事物发展变化和性质的直觉判断,加深对于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的理解。

举例:

加速运动的电梯

假设在无重力宇宙空间,有一部电梯正在向上做加速运动。

此时,天花板上悬挂的重物与你手中拿着的苹果,会分别做什么运动?

怎样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力)(2)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在自己脑子里幻想的,关于引力事实和本质”的思想实验。

物理上,有非常多这样的思想实验。你不可能在现实中,去找一个无重力宇宙空间,安一部电梯,然后向上做加速运动,看下天花板悬挂的重物与你手中拿着的苹果,会做什么运动。

只能通过这样虚构、具象、的思想实验,去引导你内在的物理和事实的直觉判断,得到新的洞察。这就是事实类思想实验的价值。

最终,依靠这样的思想实验,引导出内在的物理和事实直觉判断,爱因斯坦提出了等效原理法则,加深了对于事实的理解。

可以用一个问句来概括和引导出这类思想实验:

“如果xxxx,会发生什么?(事实)”

概念类思想实验

这类思想实验,也是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场景,去追问你对关键概念的认知和理解。

举例:

沼泽人

某男子正在沼泽边行走,突然他遭遇雷击,死在了沼泽里。

之后,沼泽中诞生了一个完全由不同成分构成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沼泽人”。

沼泽人,长得和被雷劈的男子一模一样,记忆、判断、经验也都一模一样。然后,他代替死去的男子继续生活,周围的人都没注意到这个替代者。

那么,我们能否说,沼泽人和死去的男子就是同一个人呢?

这个思想实验,是由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提出的思想实验。

这个思想实验,核心想讨论的,是人的“同一性”这个概念。

如果你说,这两个人,不同同一个人,这时,你对“同一”的定义,就是同一,是物理角度的定义,因为他们的物理成分完全变了。这就是构成论。

而如果你说,这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这时,你对“同一”的定义,就是同一类,是效果角度的定义,因为他们记忆、判断、经验,表现出也都一模一样。这就是结果论。

现实中,不可能有沼泽人,所以,它只能是一种思想游戏和虚拟想象。

通过这样虚构、具象、意料之外的思想实验,去追问你对关键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得到新的洞察。这就是概念类思想实验的价值。

如果用一个问句来概括和引导出这类思想实验,那就是:

“如果xxxx,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概念)”

这本书里,有40个脑头大开的思想实验,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一读,当作消遣挺好的。

思考清单 - 【思想实验】
  1. 思想实验,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加深你真正理解事物的思考方法
  2. 三类思想实验,分别是价值观类、事实类和概念类,形式上,都是通过确定一个主题,通过构建虚构、具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两难/荒谬)的场景,加深我们对事物、对自身更深刻的直觉、理解,引导出新的洞察。
  3. 价值观类思想实验,目的是发现你对某类价值观的偏好选择和理由;事实类思想实验,则是去引出你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直觉判断;概念类思想实验,则是去厘清你对关键概念的定义的认知和理解。

我是「爱思考的大熊」,喜欢琢磨认知和思考的话题,也在不断实践。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认知和思考方面的内容。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长按点赞收藏关注我,后面我会持续分享认知思考方面的思考干货,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