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1)

且说,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的一天,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第一个名叫赵希瓐的平民得暴病死了。

这个赵希瓐死的时候才四十多岁,两个儿子都还很小,长子赵与莒只有七岁,次子赵与芮只有五岁。

赵希瓐一死,家里就没有了着落,妻子全氏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回娘家蹭住蹭吃。

说是娘家,其实全氏的父亲、母亲都早已过世了,全氏投奔的是兄长。

兄长是个保长,生活尚可勉强维持,就收留了娘儿三个。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

全保长也不敢耽误这两个孩子的成长,送他们到私塾读书。

两个孩子聪明好学,也很懂道理,有礼貌,举止得体。

原来,在上一年(即嘉定十三年,1220年),景献太子赵询去世,而宋宁宗已年过五旬,自度不能再生,为了延续国脉,便立沂靖惠王赵抦的后代赵竑为皇子,改赐名为赵贵和。当作帝国继承人来培养。随后秘密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史弥远总揽国事、日理万机,遂将此任务交给了了余天锡。

也许这就是缘分,赵与莒虽然出身于平民,但他可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十世孙,算起来,属于宋宁宗的远房堂侄。

一番攀谈下来,余天锡知赵与莒哥俩是赵氏宗族,也觉得他们有君子之风,便忘下了他们的姓名和住址,回向史弥远报告。

史弥远随后接两兄弟往临安亲自考量,也认为兄长赵与莒为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遂将赵与莒选入宫内,赐名贵诚,继承沂王王位。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已改名为赵昀的沂王赵贵诚为新帝,是为宋理宗。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2)

看得出,宋理宗这个帝位全赖史弥远所赐,所以登基后,国家事物基本都由史弥远说了算。直到1233年史弥远死后,理宗才开始亲政。

理宗治国,“四十一年之间,日恒月升,谨终如始”,总体来说还不错。特别是在端平年间的更化改革“俨然中兴景象。”

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淳祐七年(1247年),理宗于临安创立慈幼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国家负责救济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宝祐四年(1256年),在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宋理宗又下诏要求“天下诸州建慈幼局”。次年宋理宗又诏曰:“朕尝令天下诸州置慈幼局……必使道路无啼饥之童。”

宋理宗出身于平民,深味生活的艰辛,其对孤幼的关心促使政府的救济呈现制度化、普遍化、专业化的特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

不过,元朝官修正史《宋史》对理宗的评价是:“理宗享国久长,与仁宗同。然仁宗之世,贤相相继。理宗四十年之间,若李宗勉、崔与之、吴潜之贤,皆弗究于用;而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窃弄威福,与相始终。治效之不及庆历、嘉祐,宜也。”

理宗享国时间和仁宗差不多,但仁宗朝良臣名将环绕,理宗朝却出现了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等窃弄威福之辈,国事自然不可能与仁宗朝相提并论了。

当然,理宗最受诟病的就是“联蒙灭金”策略,数百年来,人们都说,就因为南宋和蒙古联手灭掉了金国,致使南宋失去了北面屏障,最终招致灭亡。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3)

不过,细究起来,“联蒙灭金”这事还真不能怨理宗。

南宋政府之所以要“联蒙灭金”,其实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联蒙灭金”的危害,早在1196年,成吉思汗还在草原上来回驰骋的时候,南宋政府就有清醒的认识。当时的宰相余端礼对宋宁宗说:蒙古发展迅猛,很可能会进犯中原,到时候恐怕是我们的劲敌。宋宁宗也点头赞同,传令驻守在边界的所有军队都加强戒备。

到了1211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开始发动灭金战争时,南宋大臣以乔行简为代表,绝大多数人表示应该“扶金抗蒙”,原因很简单:蒙强金弱,蒙古灭金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弱金被消灭,南宋就会和强蒙为邻,而对于这个强邻,南宋又不能对之进行有效的制约,彼时祸事至矣!

可是,“扶金抗蒙”,只是南宋君臣的一厢情愿——因为,金国不乐意。

金国在蒙古的连续打击下,丢失了两河和山东的地盘,国土面积迅速萎缩。为了挺过难关,金国采取了“北失南补”的策略,即在北边打不过蒙古人,失去了北边的土地,那就向南侵略软弱的宋国,通过侵占南边的土地来弥补损失。

面对金帝国发动起来的全面侵略战争,南宋政府能够做的,只能是奋起抵挡。

所以说,虽然这时的南宋政府还没“联蒙”,但也参与到“灭金”的实质性活动中了。

真正和蒙古结盟,是在1233年。

这时的金国,已经是风中残烛,只要一缕微风,就可以轻松将之扑灭。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4)

也在这时,金国才想起向南宋求救,大谈“唇寒齿寒”的道理。

南宋君臣几乎被金国使者说动。

但大将孟珙提出了反对,他的意见是:这个时候,就算是天皇老子也救不了金国,和金国联合,势必会激怒蒙古,当下之计,不如联合蒙古,拖延与蒙古开战的时间,在必将到来的宋蒙决战前争取备战时间。另外,在联合蒙古灭金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对金作战向蒙古展示宋军实力,去其轻我之心,又可以抢占一些地盘,增加我战略纵深。

可见,联蒙灭金,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

几个月之后,即1234年正月,金国灭亡。

而在四十五年之后,即1279年,南宋才宣告灭亡——南宋的灭亡,实与“联蒙灭金”并没有多大关系。

而南宋灭亡时,理宗也已经死了十五年了。

理宗死后,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

关于理宗的“理”字,最初曾拟定“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最后定位“礼宗”,但有人说“礼宗”与金哀宗拟的谥号相同,便更名为“理宗”。说起来,理宗是非常崇尚理学的,他一直希望使理学成为正统官学,曾在宝庆三年(1227年)封朱熹为信国公。端平更化后,朱熹和理学大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张拭、吕祖谦等先后被入祀孔庙,定庙号理宗,是那样的名实相符。

理宗出身于平民,做了四十年皇帝,享受尽人间荣华富贵,死后遭遇却很惨。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5)

南宋灭亡后,元朝妖僧杨琏真伽盗掘南宋皇陵,将埋葬在宋陵(也称宋六陵)的六个皇帝、后妃们的骨骸全部掘出,丢弃在荒野,掠走陪葬宝物。宋理宗的陵寝埋藏最多宝物。有记载说,理宗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所以还未腐烂,杨辇真珈就把理宗尸体从陵墓中拖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七天之后,杨琏真伽命将理宗头颅割下,镶银涂漆,做成盛酒器具,献给了帝师八思巴。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6)

八思巴听说这酒具是南宋皇帝脑壳做的,觉得非常有历史意义,就把它郑重其事地进献给了忽必烈。

忽必烈爱不释手,日日把玩,并将之传之后世。

结果,这酒具代代相传,一直传到元朝灭亡,被元朝各代皇帝整整把玩了90年!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朱元璋见到了这个酒具,“叹息久之”,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次年又改归葬于绍兴永穆陵旧址。

史上最窝囊的十位皇帝(最幸与最不幸的皇帝)(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