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

在IP如火如荼的今天,对市面上盛行的IP进行细化细分是众多影视公司迫在眉睫的事。评估一个IP是否具备可影视化改编的条件,是IP改编的起点和基础。

目前盛行并最常被影视化改编的IP不外乎几类:古装、玄幻、青春文学,在这其中,青春文学是重要的一个分支,在青春文学这个分类下,又存在着青春怀旧类和青春表象类这两种,电影领域主要流行“青春怀旧”,电视剧领域则时兴大炒小鲜肉、小花风的“青春正当年”这样的表象类作品。

在可供改编的青春文学作品中,顾漫、九夜茴等小说作者是近十年网文兴起的优胜者,衡量他们的作品的走红程度,使用的尺度大多是晋江各种数据榜、百度贴吧等各种网络数据,但在所谓的前网文时代,虽然没有发达的网络数据可供衡量,其实也诞生了不少90后、95后耳熟能详的优质青春文学。

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正是其中的一部走俏的青春小说。这本小说从2005年出版起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再版超过五次,总销量迄今为止超过200万册,和郭敬明另一代表作《幻城》是同一个级别。直到今天,“夏至未至”的百度贴吧仍有近3万会员,总帖子数70万,每天仍在不断更新帖子。近日,郭敬明在微博上公开宣布了《夏至未至》电视剧版启动。据悉,该剧由克顿传媒出品,郭敬明将担任艺术总监,项目正在筹备中。影视独舌采访了该项目制片人王晶,她就此项目谈了改编的一些规划和理念。

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1)

《夏至未至》各版本封面图一览

1《夏至未至》是郭小说中偏“故事流”而非“意识流”的一部,具备影视化改编的基础

郭敬明是相当一部分90后、95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伴侣,近年来郭敬明也加快了小说改编影视的步伐。但需要厘清的是,他的小说可粗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意识流”,即内容中主人公心理描述、性格描述、形容词等描述居多的意识流文学,例如《幻城》、《小时代》都属这一类;另一类则是事件性描述居多、以事件作为剧情的主要推动力,这一类小说是郭创作中期的显要表征之一,代表作有2005年的《夏至未至》、2007年的《悲伤逆流成河》等,对于影视化改编来说,这两类文学都各有发挥的空间,但影视不可无故事不可无事件,“故事性”正是衡量一部IP的三大要素之一,心理描写也必须化为可视化的影像语言才能传达给观众,遂相对来说,还是后者更适合进行影视化的改编。

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2)

@电视剧夏至未至 的蓝V官博已建立

该剧制片人王晶坦承,自己正是《夏至未至》的忠实书粉,在市场上大部分青春类型小说已被影视化的大环境下,出品方做了大量的粉丝调研,在粉丝最期待且还未被改编的作品中,“夏至”是排名第一的青春言情文学,小说中十年的跨度使得书中人物经历了上学到步入社会的极速蜕变,这也与大部分90后、95后的人生曲线重合,学生时代的单纯情谊到成人社会的复杂,本身就是最有戏剧性的段落,加上原著中对众人命运的交代最终留白,这也给剧本的二度创作提供了空间。

笔者认为,原著对人物的描写较为出色,大环境的渲染以及事件的推动则略逊一筹,尤其是小说的后半段事件描写为了展现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强行“加戏”,使得剧情的走向略微“崩盘”,相信由专业的影视从业者加持后,整部作品会呈现更为成熟的风貌。

2“香樟树、眼睛里的迷雾……”郭氏青春唯美文学范儿不会被更改,剧方会尽最大力度还原

在@电视剧夏至未至 发过的一条预告微博下,评论和转发人数上千,这表明这个IP的确有强大的号召力,但公道地说一句,这些评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表达对剧版改编是否会“毁原著”的忧心忡忡。目前IP改编影视作品毁誉参半,使得许多“原著党”十分灰心,不仅中国影视业界有这样的问题,连近期热门韩剧《奶酪陷阱》都深陷改编剧与原著作者的争执疑云。

但这回,粉丝们大抵可以放心了。据悉,出品方之所以看中这部作品,正是认可原著作者在书写青春文学时独特的青春唯美范儿,具体到剧情细节,比如《夏至未至》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满城市的香樟树”、男主角傅小司“眼睛里永远散不开的迷雾”,这些独特的意象,零零碎碎的描写构筑起了整个环境以及人物群像的style。

制片人王晶告诉记者,出于尊重原著中的描写,他们会着力在几个南方城市取景(只有东南一带城市有较为密集的香樟树),以及在演员遴选中,他们也会与原著作者密切沟通,尽最大力度找到符合“眼睛里永远有散不开的迷雾”的男主角。除了一脸迷糊、孩子气十足的傅小司,其他主要人物也各有各的清晰定位,另一位男主角陆之昂是干净、温暖,女主角立夏是善解人意,“三人行”的友情也一直让粉丝念念不忘。作为改编者,还原这些内容是责任。

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3)

小说版《夏至未至》书中插图,漫画风浓郁的景象如何还原才不失分?我们拭目以待。

的确,能不能准确拿捏原著调性并最大限度还原,是当前IP改编的重中之重,且不止是青春文学需要遵循这个创作规律。例如2014年的网剧大赢家《匆匆那年》,就因为精准的选角、低调且还原度近乎100%的置景以及对青少年心态的准确把握而获得了观众认可,但一年后的《匆匆那年好久不见》,虽然同属一个平台出品,但因为扭曲了原著的调性、把成人世界的争端剧情也生硬灌入剧中,便引来了不少争议。

每位小说作者都有独特优点,九夜茴(《匆匆那年》原著作者)是善用一些怀旧歌曲等物件串联起主角们的回忆,郭敬明则是善于用复杂的心理描写勾勒青少年的独特情态。尊重这些特点、并加以影视化改编才是能一举网罗更多观众的不二法门。

制片人王晶认为,从大的主题来说,《夏至未至》里青春的美好及成人社会的现实可能会和其他作品的主题有类似的部分,但从内容情感的浓度和表现方式来说,他们会做一定的区隔,会把这部剧做得更唯美一点,他们会特别注重展现书中的角色之美、景象之美以及情感之美,不做暗黑系或者撒狗血的青春片,只做能打动人的唯美青春。

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4)

《匆匆那年》的“狗尾续貂”教训值得所有IP改编者加以警惕

3超过34%的郭粉最喜爱《夏至》,十年孵化成就怀旧文化符号

正因对青少年的描绘够贴近,《夏至未至》原著在豆瓣的评分拿到了将近8分的高分,多年来一直有网友活跃在百度贴吧,有的网友甚至连续多年给剧中角色发生日帖、问候帖,他们已经把角色当成了朋友,微博上也每天有读者在想念“夏至”,这一切都表明,这本小说的火爆不是短暂性的一飞冲天,而是多年来的量级累积。

这次出品方之所以在郭敬明众多小说中选择了这本书来改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此前微博上“你最喜欢郭敬明的哪部作品”的调查中,有超过34%的网友选择了这部《夏至未至》,郭敬明共有13部小说,这表明《夏至未至》以压倒性的分数KO了其他作品。

夏至未至小说第一句话(十年孵化养成怀旧符号)(5)

2005年初版和2010年修订版在豆瓣上分别是7.4和7.9分,评价人数均过万,是一个比较大的基数下比较高的分数

很多读者对这部小说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这是一部恰到好处的作品,将青春展现得纯净美好但又不是触不可及,既能引发读者共鸣,也是读者心中的理想国,相较而言,《悲伤逆流成河》太过狗血而偏离现实,《小时代》更多展现的是成人世界而不再是青春作品,综合种种尺度,“夏至”甚至可以说郭氏作品中较为“接地气”的一部,足足十年的孵化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悬而未决”的、“硕果仅存”的小说大IP之一,许多读者关注这部作品的最新动态,因为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独属于90后、95后的怀旧文化符号,就跟大伙怀旧时总会提到《武林外传》等作品一样。此次改编究竟会有哪些下文,独舌也会持续关注。

【文/水兵月】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