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几个标段(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据江苏省水利厅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

据介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扩大淮河下游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其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的战略性骨干工程,是2020年纳入国家加快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同时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和内容包括按设计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扩挖河道和建设堤防,扩建二河、淮安、滨海和海口枢纽,改建淮阜控制工程,同时结合航道建设,使淮安枢纽-滨海枢纽段航道满足Ⅱ级要求,可研批复工程总投资约438亿元。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几个标段(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1)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实施后,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由现状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同时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滞洪机遇,改善渠北地区排涝条件,并为今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调整创造条件,对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澎湃新闻梳理史料发现,淮河原本独流入海,自从12世纪“黄河夺淮”之后,淮河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入海口,两岸的百姓深受洪水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谱写了淮河防治水患、兴修水利的壮丽篇章,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

江苏淮安的《淮安区报》在题为《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始末》的文章中介绍,1991年淮河大水,漫滩行洪暴露出许多问题。次年,江苏省水利学会和淮阴市水利学会邀请专家学者召开淮河入海水道方案研讨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开辟淮河入海水道,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是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1994年淮委规划院上报国家淮河入海水道可研报告书,洪泽湖防洪标准设计远期按300年一遇,近期工程设计标准100年一遇。

文章称,199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建设,静态投资41.1亿元,动态投资47亿元。2003年6月28日,在盐城市滨海枢纽举行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通水仪式,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治理淮河的夙愿得以实现。入海水道工程、苏北灌溉总渠工程建设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作用。同年7月4日,淮河大水,入海水道开始行洪,至8月7日结束,共33天,排泄洪水44亿立方米。2007年7月10日,再次行洪至8月2日结束,实现淮河安全度汛。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栾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