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

闯入雀梅盆景的世界

此前,台长总觉得“雀梅”是非常小家碧玉的植物。

为何留下这样的印象?或许,一是因为“雀”,本身就是小小的鸟儿;二是因为“梅”也是小巧精致的花朵。

结果很不好意思,台长也是望文生义了……所以,在此之前,台长很少关注雀梅,更没有在意雀梅盆景的。

一次偶然的盆景博览,大方异彩的雀梅真不愧是岭南盆景五大名树之一,让人一看就喜欢上了。

大多数盆景都是观赏季节之分的,而这雀梅盆景,四季不同,各有千秋!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

雀梅为亚热带适生树种,原产与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日本与印度也有分布,后出口美国的盆景植物之一。

雀梅生长力强,寿命长,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是制作盆景的重要材料。

雀梅萌发力很强,易造型,耐修剪,小枝柔软,易蟠扎。

雀梅树叶多修剪成自然式,用粗扎细剪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完全修剪法造型,还可以扎为主,剪为辅加工造型。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3)

雀梅盆景造型设计案例一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4)

原柱正面照

【桩材分析】

优点:桩健康、大气,有足够的原托可利用。

缺点:1.个别原托较粗;2。截后有较大伤口。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5)

截桩分析

【造型要点】

带三干小林格的卧干拖枝造型。

整体效果:奔腾、激热。

三干相互照应,势韵统一。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6)

注意根的入泥和裸露状况

【设计要点】

1.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2.布枝四歧,右重点枝落黄金位。高位拖枝与卧干段互动,加强观赏者视觉注意。结散枝半圆顶,树相浑雄秀茂。

3.枝走方位:A正左,B左上,C正左,D右后,E右前,F前。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7)

设计分析

案例二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8)

原桩正面照

【桩材分析】

优点:这桩的精华在于横卧的根头部。有足够的原托可利用。健康、壮龄。

缺点:干散,成多干小林型。如果选林格,左面缺根。作卧干造型,截后有两伤口。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9)

截桩分析

截桩的要点是把主干和桩的精华突出出来。这桩根多,截后不影响成活、也不会偏枯。

【造型要点】

常规的卧干飘枝造型。

整体效果秀茂、潇洒、灵动、天趣。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0)

造型设计,注意根的入盆情况

【设计要点】

1.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2.布枝四歧,右重点枝在黄金位上。高位飘枝与横平干身相呼应。结顶左展,姿、韵一致。

3.造型重右轻左,重心稳固。各枝争让合理。

4.枝走方位:A正左,B左前,C右后,D右前,E前,F后。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1)

设计分析

案例三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2)

原桩正面照

【桩材分析】

具体分析这桩属卧干桩,精华是横卧干和扭动的中干。桩健康、扭动有空间变化。原陪托充足,可利用率高。

缺点是少主干。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3)

截桩依据

【造型要点】

较为中正的卧干式。

整体效果秀美、厚实。

枝形平展,有日本盆景造型风格的影子。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4)

注意桩根的入盆和裸露度

【设计要点】

确定作品最佳观赏位置和观赏角度,进行定点修剪,从而解决主干原顶干粗度不足的缺点。

注意各枝托的空间走位,和具体分布。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5)

设计分析

案例四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6)

原桩正面照

【桩材分析】

优点:桩健康,5干小林格。左干横飘为全桩亮点,如何利用这干是这桩造型关键。

缺点:各干欠收尖,少原托。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7)

截桩分析

【造型要点】

主干正立,横干临水。在国画中这是一直一斜式构图。属带临水性质的小林格造型。直与横,刚者特刚,柔者特柔,充分展现了形式美中的对立统一效果。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8)

注意桩的横斜根的入盆度

【设计要点】

1.分清主、客、陪。各干统一在一整体中。各干布枝四歧,独立成景,又组合成一整体。

2.A干与F重点托是作品设计亮点、在造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4.枝走方位:A左前尾梢回顾E,B左斜后直上,C直上,D直上,E直上,F右前。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19)

设计分析

案例五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0)

原桩背面照

【桩材分析】

优点:桩健康,大型。干集结。

缺点:主干不明显。根,人字,左右开,且截口大。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1)

正面截桩效果

【造型要点】

多干矮大树型。

干分两组,各组又分主副干,各主干独成景,副干作为横托处理。

两组最后统一为一整体。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2)

造型设计

【设计要点】

多边形构图。布枝四歧,左右第一托重点枝均落点黄金位。树相左

右开张而又紧密团结一起。枝走方位见图。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3)

设计分析

案例六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4)

原桩正面照

【桩材分析】

优点:桩健康,有一大段肉身,有主干,有足够的原托可利用。左拖根与桩势韵一致。根平浅、四歧。

缺点:个别托稍大。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5)

截桩具体分析

【造型要点】

矮霸力士造型。裸筋露骨、壮硕威猛。铁塔般的硬汉形象。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6)

造型设计,注意根的入盆深度

【设计要点】

1.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2.布枝四歧,右一重点枝落点黄金位。

3.结散枝半圆顶,厚重、浓密。重右轻左,整体成右流势,左拖根锚定,大有不惧千重浪的效果。

4.枝走方位:A正左,B左后,C右后,D右前,E前,F后。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7)

设计分析

无论台友是希望制作川派盆景还是岭南盆景,不管台友是希望制作松柏盆景还是雀梅盆景,第一步都是先绘制一张盆景设计图。

让这张盆景设计图帮助咱们理清思路,一步一步按照心中的愿景来造型吧。

台友试试呗,试过方知绘制设计图也好,造型盆景也好,并不难。如果在盆景设计或造型过程中遇到啥问题,老办法,来找台长吧,哇哈哈哈……

台友若能找来,就是一种信任。

台长肩负信任前行,必不辜负!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8)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们的问题反馈,台长会多多努力,一对一给你回复,一对一为你解忧。

喜欢这篇文章的台友,轻点食指,先转发朋友圈,再关注。更多精彩文章、详细步骤、独门绝技,哈哈哈……台长将陆续为台友们奉上。

喜欢台长文,恳请转发;

种在阳台上,学无止境。

◆看松树林下捡来的松果,是怎样慢慢长成一盆赏心悦目的盆栽的!

◆饮料瓶繁殖植物新技术,台长确保繁殖成功率百分百!

◆懒得为植物换土?超简单神奇的“钻头松土法”为你解忧

小矮桩雀梅盆景(踏入岭南盆景名树雀梅的殿堂)(2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