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回来的手工灯笼(55个纯手工特色灯笼作品获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默图/桥头镇融媒体中心供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今年的中秋节增色添彩,东莞市桥头镇举行2022年“我做灯笼”征集评选活动,并于9月6日上午进行评奖,最终从征集到的276个灯笼作品中评选出了55个获奖作品。

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树祺、张树祺的大弟子李玉茹、桥头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罗锦雄作为评委。

买回来的手工灯笼(55个纯手工特色灯笼作品获奖)(1)

评选现场

记者在评选活动现场看到,276盏独具匠心的灯笼形态各异,有用“利是封”制作的宫灯灯笼,有用竹子制作的花灯灯笼,还有荷花、兔子、月亮等形状的灯笼,每个都做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充满着创造力,就连多年来一直受邀作为活动评委的张树祺都赞叹不已:“桥头镇文化服务中心举行这个‘我做灯笼’征集评选活动,我觉得收获很大,从第一届到第五届我都有担任评委,灯笼作品一届比一届好。”张树祺认为,今年的灯笼作品比往年数量多,创意足,活动规模也逐年扩大。

经过评委们认真严谨的评选,活动最终评出2个最具特色奖,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20个入选奖和4个优秀组织奖,此外,桥头镇中心幼儿园及桥头镇第二小学在本次征集评选活动中表现积极,特评为积极团队。这55个获奖作品也将从即日起至10月7日在莲城展览馆展出。

买回来的手工灯笼(55个纯手工特色灯笼作品获奖)(2)

活动合影

张树祺向记者介绍,这一次入围特等奖的两盏灯笼,其中一个是六角形的,造型和色彩搭配比较协调,而第二个是用花甲壳做的,他认为作者花了很大心思,因为这个作品需要把花甲壳一片一片粘上去,没有一定的耐性都完成不了。

据记者了解,作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桥头镇“中秋习俗”素有“游灯笼”“赏花灯”“猜灯谜”的传统,而这次桥头文化服务中心举行的“我做灯笼”征集评选活动,正是希望通过向全镇人民征集手工制作的灯笼的形式,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培养广大市民对中国工艺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全民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为今年的中秋佳节增色添彩。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