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历史纪录片(粟裕能屡建战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蒋介石调集500万大军,发动了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成立五大野战军,其中,山东解放区的野战军和华中解放区的野战军合并后,成立了华东野战军。

毛泽东发来电报说:在陈毅领导下,司令、政委由陈毅一人兼,战役指挥由粟裕副司令负责。

粟裕历史纪录片(粟裕能屡建战功)(1)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是在解放战争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他俩调到一起后,自然而然形成的。1946年10月1日,陈毅给军委发电报说:“华野、三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裕下决心”。

10月15日,毛泽东看了陈毅10月1日的电报后回电说:“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粟裕看到毛泽东、陈毅的电报后说:“现在中央、陈毅同志要我担负这个重任,我决心竭尽全力挑起这副担子,使陈毅同志用更多的力量抓全局。”

陈、粟调到一起后,仗越打越好,歼灭的敌人越来越多,“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种提法就越叫越响、越传越广了。

陈毅和粟裕俩人结合后的第一仗是宿北战役,毛泽东来电特别指出,第一仗必须打胜。事关全局,陈、粟俩人商量好后,粟裕精心组织了宿北战役。首战告捷,全歼国民党军整编69 师2.1 万多人,师长戴子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

毛泽东来电祝贺:“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后再次来电指出:“歼敌两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陈毅赋诗《宿北大捷》祝贺,诗云:“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子奇。”

第二仗鲁南战役同样取得了胜利。鲁南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想和我军在临沂地区决战的贼心不死。陈、粟运筹帷幄,俩人商量:这一仗不能上蒋介石的当,要反其道而行之。于是用“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的迷魂阵,精心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莱芜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两个军部、7 个师,共5.6万余人,还活捉了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

陈毅对粟裕的指挥很欣赏,不仅写诗祝贺,还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粟裕将军战役指挥高明,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还进一步说:“粟裕同志可算为理论与实践兼有的人,战役指挥很高明,他常在实践中锻炼,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

粟裕在陈毅的领导下,总的来说指挥是顺利的,没有遇到多少麻烦,从而取得了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的空前大胜利。只有一次,粟裕在调动部队的时候,有位纵队司令员在电话里和粟裕大声嚷嚷,当时陈毅和谭震林正在旁边下围棋,他听到声音接过电话说:“怎么!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们研究过的,你们不要讲什么价钱了!”对方马上就不敢大声嚷嚷了。

近些年来,社会上存在着宣传粟裕时贬低陈毅的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后,不难发现陈、粟两人关系是好的。

1940年2月7日,陈毅写了一副对联,贴到粟裕的房门框上,把粟裕比成西晋时期的军事家羊叔子、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1947年底,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

中央决定粟裕率一、四、六纵队下江南,陈毅还写诗祝贺,称粟裕为粟郎。到了1947 年8 月6 日,陈毅给毛泽东发电报时还高度评价粟裕说:“我认为,我党20多年来创造的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

从1927年10 月下旬粟裕认识陈毅的那天起到全国解放,在粟裕的思想上是很明确的,他一直把陈毅看成是他的上级,对陈毅是钦佩的。十年内战是如此,八年抗战是如此,三年解放战争也是如此。对此,粟裕还说:“长期在陈毅领导下工作,心情是舒畅的。”

到了晚年,陈毅还和粟裕做了儿女亲家(粟裕的女儿粟惠宁和陈毅的儿子陈小鲁结婚)更足见彼此关系和睦。

来源:大嘴猴医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