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

大明正德年间,河北广平府,有位叫冯德平的书生,体貌俊朗风流倜傥,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中产家境,是故恃才傲物眼界颇高,年近20尚未婚配,整天和一帮文朋诗友斗酒取乐。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1)

这天一早,冯德平闲来无事外出访友,路上遇到一个少女,身披红色斗篷,后面跟着一个仆人,在乡间小道上袅袅婷婷迤逦而行。红日初升,绿草如茵,草尖的露珠晶莹剔透,少女的绣鞋都被濡湿了,更增添了几分颜色。那少女姿容俏丽,清新脱俗,不施粉黛而丽质天成,冯德平都看呆了,心中暗自喜欢,只是无缘结识,只得怏怏而退。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2)

冯德平继续前行,在一帮朋友那里吟诗作对应和相答,然后又少不了一番畅饮,觥筹交错间,不觉已是熏熏然。直到傍晚时分,冯德平才骑着驴,摇头晃脑地往回赶。路过一处久已废弃的庙宇古刹时,忽听内有女子说话的声音,声若银铃,不觉驻足侧目,果见一女子从古刹门内走出。凝神一看,竟是早上遇到的红衣少女!那少女见有陌生人,随即娇羞地掩面转身飞快地退回门内去了。

冯德平眼前一亮,莫非这女子住在庙内?既然心生爱慕,何不进去打探一番,或许真有机缘也说不定。于是,把驴拴在庙外一棵大树下,正了正衣冠,才转身向庙内走去。进得门来,却见庙内大殿残垣断壁,台阶上都生满了苔藓,一缕残阳的微光照射进来,眼前景象,说不尽的凄凉,莫非自己只顾想着那少女看忽了眼?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3)

正迟疑间,一位衣冠整洁,须发皆白的老者绕过残破的墙壁,从后院侧门内走了出来。问冯德平道:“敢问贵客从哪里来?到这里可有事情?”,冯德平连忙拱手一揖说:“小生偶尔路过这里,见这古刹建筑恢弘,特地进来瞻仰一二。敢问老丈是......住在这里?”。老者说:“老夫本是南方人,寻亲不遇流落此间,因无居处暂且借此地安顿家小,既然贵客来了,不防到寒舍一坐,有山里的野茶可以代酒!”冯公子正有探听红衣女子下落的意思,于是就答应了。

冯公子随老者从侧门,绕道大殿后面,却见眼前屋舍俨然,石径整洁,琼花玉树错落有致,假山池塘灵韵悠悠,原来这殿后另有乾坤。进得屋来,但见几案精巧、陈设古朴,正堂挂着字画,侧面有一小门通往内室,隔着垂珠的帘子,隐约可见帷幔重重,并有阵阵香气袭来。分宾主落座,老者笑道:“老夫姓辛,敢问公子高姓?”,冯公子报了姓名,称自己是本地人士,家境尚可,自己也有意求取功名。借着酒劲儿,冯公子打探起红衣女子的事情:“听说老丈有一女儿,尚未婚配,小生愿意重金购买聘礼,斗胆请求老丈将她许配给小生!”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4)

老仗沉吟一下淡然笑道:“这些事情,老夫没有管过,都是内人做主,容我和内人商量一下!”,冯德平见老者不否认有女儿存在,想来红衣女子必是他女儿,但是对冯德平的话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于是冯公子向老者要来纸笔写下一首诗:

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云英如有意,亲为捣玄霜。

这首诗出自是一个故事《裴航传奇》,讲的是唐朝长庆年间的事情,有个叫裴航的秀才乡试落第了,郁闷之余外出访友。路上坐船,在船上遇到一位樊夫人,交谈之间,裴航爱上了这樊夫人。怎奈这樊夫人说已经有了丈夫,丈夫决定辞官归隐二人共写田园诗画,怎会再嫁他人?裴航闻言,更加闷闷不乐,临别时,樊夫人留给裴航一首诗: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5)

裴航对樊夫人一直念念不忘,却始终参不透诗中奥妙,似觉有缘却又理不出头绪,终日郁郁寡欢。后来,有一天,裴航路过一个叫蓝桥的地方,走得又渴又饿疲惫不堪,向路边的一位老妇人求一碗水喝。老妇人转身喊道:“云英啊!盛一碗汤水来,相公要喝!”裴航听到“云英”两个字,突然想起樊夫人的诗句,眼见此时出来一少女,冰清玉洁国色天香,加上此地为蓝桥,顿觉开悟。裴航连忙向老妇人求宿,并求婚。老妇人也不推辞,说道:“我年龄大了,本来行将就木,却得到了一粒灵丹,需要用玉杵臼捣碎,如果有人能得到玉杵,我就将云英嫁给他!”裴航花重金买了玉杵,并按老妇人的要求捣药百日,老妇人吞药后,飘摇而去。裴航和元英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后来也双双得道飞升,成为上仙。

冯德平写这首诗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期盼美好爱情,委婉含蓄地求婚的意思。

老者招来仆人,安排他把冯德平写的诗送到内室,两人继续交谈。冯德平本以为会得到好消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一个丫鬟仆挑帘从内室走了出来,在老者耳边轻轻说了几句什么。老者让冯公子暂且安坐,自己去去就来,说罢随丫鬟进到内室去了,接着听到里面有人低声交流着什么。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6)

不一会儿,老者从内堂出来,继续和冯公子高谈阔论,却闭口不提冯德平求婚的事情。憋了一会儿,冯德平实在忍不住,躬身拱手道:“老丈,不知刚才小生所说的求婚的事情,老丈觉得怎样?还请明示!”姓辛的老者只得说道:“公子是远近闻名的青年才俊,荒野之人的女儿许配公子本是她的福分,怎奈,老夫也确有难言之隐呢!”

接着老者又只是殷勤劝茶,婚姻的事情又没有了下文,冯德平再三央求,老者又推拖道:“老夫本有十九个女儿,个个精巧伶俐、貌美如花,已经嫁出去十二个了,全都是贱内做主,我从未参与!”冯德平痴痴地说:“不瞒老丈说,小可只要今早上带着仆人踏露而行的红衣女子!”老者也不答话,两人面面相觑,相对无言。此时,听到内堂有女音,轻声漫语地说着什么。

坐了一会儿,冯德平见老者也不再搭话,枯坐也是无望,借着酒劲儿大声说道:“做不成夫妻也罢,我倒要看看红衣女子的芳容,也了却一番遗憾!”说完,起身抢步来到内室门前,挑帘往里就闯。里面的人听到冯公子的话语和帘子响动,大吃一惊纷纷站起身来,无处躲藏只得看向来人。冯公子抬头一看,果见红衣女子就在其中,衣着华贵,姿容俏丽,手捻细腰看着冯德平。

寻隐者不遇的诗耳熟能详(迎晨曦红衣女踏露而行)(7)

反应过来的白发老者立即呼喊来两名壮汉,将冯公子架了出去,扔在庙门外。冯公子滚落草丛中,一阵眩晕。躺了好一会儿,忽然听到驴子来到身边,在啃食青草。冯公子慢慢爬起身来,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去庙里胡闹,骑到驴屁股上,乘着夜色赶路。天色昏暗,误入一处山谷,但听得阵阵狼吼和夜猫子叫声,吓得冯德平毛骨悚然。

(本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的《辛十四娘》接下来辛十四娘和冯公子经历了曲折的变故,成就了一段佳话,续写人间传奇,具体且见下篇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