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小古文的好处(小古文的大作用)

今天的小古文是《猫捕鱼》。很短,正文不过26个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一只欲捕鱼而失足落水的猫咪的尴尬而搞笑的场景。这篇小古文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全文如下: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是不是读来颇觉有趣?

教学第一步:学生读文,说说自己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因为文字浅显,所以这一点并无难度,个别词语如“欲”、“失足”、“坠”、“皆”等学生翻译不准确,需要略加指导。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把这个故事再加工,加上想象,加上修饰的词语,甚至我们边说边表演其中的一些动作。

接着,就是根据刚才说的,写一篇小故事了。写之前,先让学生大概说一遍,在学生说得不顺的地方,指导一下。好了,故事出来了,剩下的任务就是把故事写出来。学生往往说得好,写得不一定好。这是因为写的时候把刚才想到的一些修饰词语和想象到的动作等又忘记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提示。

原文中并没有写出猫咪是为何落水的,而这正是作文时需要重点指导的地方。于是,我们讨论了猫咪落水的原因。我们想了很多答案:猫咪整个身子都探进去,结果落水了;猫咪用爪子使劲去捞鱼,结果用力过猛落水;鱼缸边沿很滑,猫咪脚一滑而落水……

关于“落汤猫”,这个是她的“原创”。我得承认,这个小孩很有一套。

关于“有一套”这一点,有更好的凭证:写完了作文,修改完毕,我让她再读读古文,对比自己写的小故事,说说古文有什么特点。她的小结如下:“古文就是用很少的字表达很丰富的内容”。精辟啊!一语中的啊!这是一个二年级刚毕业三年级才开始的小学生说的话么?我表示很震惊。很好很强大。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救了。

两个小时匆匆而过。有趣的古文,有趣的故事,有趣的想象,有趣的课堂。我们说说笑笑,胡说八道,争争吵吵,热热闹闹。她读课文太快,我说你后面是不是有一只小狼在追赶你啊,你那么着急;她写的字太小笔画不到位,我说你写的字没发育好吧,跟个小病孩似的缩在那里……一点不累,时光如飞。

学生读小古文的好处(小古文的大作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