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总规模)

到2025年

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

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到2035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

今(2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消息

为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推动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有哪些目标和重点内容?

重庆发布带你划重点

↓↓↓

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总规模)(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截图

发展目标

→到2025年

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设施“一张网”,点线协调、衔接高效的枢纽“零换乘”,客货并重、联程联运的运输“一体化”。

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万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庆、成都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间1小时通达,“双核”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主要节点城市1.5小时通达,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约3小时通达。

●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达到85%,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实现铁路进港。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沿江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总规模)(2)

→到2035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高度融合、枢纽无缝衔接、运营智能高效,运输组织水平、科技和体制创新能力位于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全面发挥客运和货运骨干作用,支撑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

四网融合

以重庆、成都“双核”为中心,成渝主轴为骨架,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衔接,加快补齐城际和市域(郊)铁路短板,发挥不同轨道交通特点和优势,适应多种运输需求,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按照“网络有机衔接、功能服务兼容、时序远近适宜”的原则,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总规模)(3)

打造内联外通的干线铁路网

客运通道——

东向依托既有成渝高铁、沪汉蓉铁路等,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段和重庆至万州段、郑万高铁襄阳至万州段、重庆至黔江高铁,规划建设沿江高铁涪陵至宜昌段,规划研究黔江至吉首高铁,快速联通长江中游、长三角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

南向依托既有成贵高铁、渝贵铁路,加快建设成都至自贡、重庆至昆明高铁,适时规划建设重庆至贵阳高铁,快速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滇中、黔中城市群;

西向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打通入藏战略通道,快速联通西藏、沟通南亚;

北向依托既有西成高铁、宝成铁路、兰渝铁路、襄渝铁路,加快建设西宁至成都铁路,规划建设重庆至西安高铁重庆至安康段,快速联通京津冀、关中平原、兰西城市群。

成渝地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总规模)(4)

重庆西站(资料图) 包亮 摄

货运通道——

东向结合沿江高铁规划建设,恢复提高沪汉蓉铁路货运功能,增强东向货运能力,服务沿江货运需求。

南向加快建设叙永至毕节铁路、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规划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珙县至叙永铁路、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工程等补短板项目,推动渝贵铁路适时恢复货运功能,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需求;加快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服务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的货运需求。

西向推动形成以川藏铁路为主的货运通道,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研究论证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服务西藏、南亚货运需求。

北向依托既有兰渝铁路、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规划建设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和陕西、山西、蒙西等“三西” 方向货运需求。

完善快速便利的城际铁路网

成渝主轴。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利用既有沪汉蓉铁路成遂渝段、成渝高铁,以及规划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等干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加强重庆、成都“双核”之间快速联系,支持重庆向西、成都向东拓展,推动“双核”功能沿轴带疏解,夯实成渝主轴发展基础。

双核辐射。以重庆中心城区、成都为核心,依托四向拓展干线铁路网络,构建“双核”与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之间的城际运输网。强化“双核”辐射带动,利用成贵、渝万高铁等干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建成自贡至宜宾铁路,规划建设成都外环铁路简州至空港段、资阳西至眉山北段、寿安至彭州段及彭州至德阳北段(部分兼具联络线功能)、重庆至遂宁铁路。

构建便捷通勤的市域(郊)铁路网

以服务便捷通勤为重点,有序新建市域(郊)铁路,有机衔接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打造1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

重庆都市圈。优先利用既有成渝、渝贵铁路等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加快建设重庆中心城区至合川、重庆跳蹬至江津、璧山至铜梁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重庆中心城区至永川、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重庆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璧山至大足等重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率先实现重庆与璧山、江津、长寿、南川同城化。

成都都市圈。优先利用西成高铁、成贵高铁等富余能力,以及对成都枢纽环线进行适应性改造开行市域(郊)列车,加快建设成都至资阳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成都至德阳、成都至眉山、龙泉至天府机场,改造宝成铁路并规划建设青白江至金堂等成都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

完善“双核”城市轨道交通网

完善重庆、成都等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同步推进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和既有设施更新改造,统筹做好城市轨道网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的预留和衔接,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作用,提升设施资源整体利用效率。

枢纽衔接

完善客运枢纽体系

Ⅰ型客运枢纽。打造重庆西站、重庆东站、重庆北站、成都站、成都东站等枢纽,优化综合枢纽内部功能布局,鼓励同站台、立体换乘,促进功能布局紧凑、“零距离”换乘。

Ⅱ型客运枢纽。打造重庆站、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陵南站、天府机场站、双流机场站、江北机场站、科学城站、简州站等枢纽,优化枢纽内部交通流线,做好轨道接入条件预留,积极推进衔接通道换乘改造为立体换乘,促进与机场等其他交通方式无缝衔接。

Ⅲ型客运枢纽。打造德阳站、资阳西站、眉山北站、绵阳站、自贡东站、宜宾站、内江北站、泸州站、沙坪坝站、复盛站、江津北站、铜梁站、大足石刻站等枢纽,推动各层次轨道交通多线多点便捷换乘,探索推进旅客接续换乘比重较高的不同轨道交通方式跨线运营,强化枢纽与公交、慢行、停车系统接驳,提高集疏运能力和水平。

提升货运枢纽功能

统筹货运枢纽布局。完善铁路货运场站布局,加强与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基地衔接,规划布局一批铁路物流基地,提升揽货、堆存、集结、编组及班列始发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满足大宗货物、集装箱、冷链以及高附加值货物等多样化、个性化运输需求。实施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等枢纽配套工程,打通铁路货运通道和枢纽能力堵点。

补强集疏运体系。推动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进入港区、物流园区、重点工矿企业,增强铁路货运枢纽多式联运功能,补齐“最后一公里”短板。规划建设万州港新田港区、宜宾港、涪陵港龙头港区、重庆白涛化工园区、大足邮亭铁路物流园、重庆川维化工、秦巴物流园区、达州第二工业园区、绵阳安州区物流产业园、成都天府机场空港南站、成都经开区南区等铁路支线、专用线。

此外,《规划》还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铁路货运服务,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融合,构建高水平轨道交通体系,推进各层次轨道交通高效融合、管理协同、绿色发展,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和出行体验。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周小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