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

文|令狐伯光

4月27日,路阳导演,陈坤,白宇,聂远,常远、Angelababy、孙怡、尹铸胜、俞灏明、王骁、杨轶、刘亭作等主演的《风起陇西》便要正式上线了。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

这部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这部作品化用历史人物的朝堂江湖,从风格来讲有些像是金庸的《鹿鼎记》这样的作品。马伯庸真的是这几年中国影视圈的香饽饽,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这几年马伯庸翻拍影视剧的作品都超过十部了。

2018年的《三国机密》开始,截止目前播出的有《长安十二时辰》,动画《四海鲸骑》,网剧和电影《古董局中局》系列,电视剧《风起洛阳》,以及马上播出的《风起陇西》等近10部作品。这个拍摄完成待播,还有规划的影视剧加起来在15部左右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2)

这几年马伯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都是中国影视圈的顶级项目,像《三国机密》是当时选择孤注一掷的唐人,《长安十二时辰》的曹盾导演团队之前拍过《九州海上牧云记》,网剧《古董局中局》是《白夜追凶》的团队,哪怕差评如潮的《风起洛阳》也是顶级项目。

《风起陇西》更是明显的中国最顶级的电视剧大项目,导演是《绣春刀》《刺杀小说家》的路阳,陈坤,白宇这样的全明星阵容,整部剧的电影质感更是不用多提,这个就看剧情和节奏了。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3)

众所周知,伴随着马伯庸作品改编影视剧的崛起,这个金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却越来越难产。虽然每年都还有翻拍作品,但是口碑都很糟糕,而像徐克《神雕侠侣》这种项目终究都还没有开拍。

当然,金庸的作品诞生都半个多世纪了,现在拍不出花样也很正常。马伯庸绝对是当下中国影视ip的香饽饽,目前很难说比得上当时金庸作品的影视化,但是改编作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绝对是近年中国通俗作家的第一人。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4)

我们当然不能说马伯庸的文学水平和文化地位超越金庸,但当前影视化程度上面确实超越了金庸。除了金庸武侠小说时间更早,翻拍早就拍烂拍不出新意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诞生半多个世纪,翻拍影视剧近百部?金庸武侠为何不行了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5)

表面上嘛就是现在国内的影视产业不行,方方面面都太过于敷衍。以前的武侠剧主要就是武打上做得好,又不失侠义。不管是早期邵氏武打片的硬桥硬马,还是《蜀山传》的奇绝飘逸,丰神俊朗,后面金庸武侠剧的冷峻沉重。

现在的武侠剧,仙侠剧就是古装恋爱剧,哪里有仙?哪里有侠?精美的服化道,配上那些流量明星令人目瞪口呆的演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哪怕不讲武侠当中的侠义,连武打上面都做得稀里糊涂,如何看得下去。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6)

不过,这只是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不是这个。比较简单的道理就是《风起洛阳》武打戏也很烂甚至还抄袭,但你挡不住马伯庸小说的影视化越来越多对吧,而金庸和背后的武侠小说却没有这个待遇。

内在原因是武侠剧的背景没有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武侠”。提到这个很多人首先肯定是从中国历史找源头,比如《史记 游侠列传》,武侠小说写的都是古代嘛。但史记中的“侠”跟“武侠”真是一个东西吗?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7)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可以借用过来评论文艺作品:一切流行文学都是当代文学,文学作品要流行当然必须是当时大众最容易看懂的东西。来自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武侠小说,写的当然是那个年代香港社会最容易懂的东西,一个小市民为主体的半无政府社会套上一层古人外衣。武侠小说在大陆流行,也正好是改革开放,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的时代。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8)

七八十年代香港是整个东亚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香港是典型的小市民社会,映射到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就从来不是种田的农民,相对于《水浒传》中诸如宋江、史进都是家里有田庄的地主,历史书上记载的“巨侠”大多也是类似的地主,也有穷得如李逵,哥哥给地主当长工,都带着明显农业社会的背景,林冲,武松和鲁智深也和金庸主角对不上。

而武侠小说中的主角,我们很难在农业社会找到对应。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9)

另一方面,当时的香港也是少有的政府,殖民者,黑帮和资本家杂糅的复杂社会;殖民者只管政策的大方向,市民阶层鸡毛蒜皮的小事香港人自行解决,这给各种帮派社团提供了生长空间。对应到武侠小说中,也几乎都是这样“半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这样武侠小说没落的原因也很好理解,武侠小说的社会背景消失了。至少是金庸那种武侠小说的背景消失了,而金庸古龙公认是武侠小说的巅峰。

金庸去世,马伯庸崛起?影视香饽饽的马伯庸能否挑战金庸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0)

2000年后,随着大陆签署wto,和当时的港台音乐,影视剧一样,武侠小说和武侠文化也进入了内地市场,内地从大陆新武侠到后来的网络小说也不是没有写过武侠,而且为此衍生出了仙侠,修真和玄幻等等作品。

不过,马伯庸和网文不同。他不但走的还是传统出版的路子,作品的写法和表达也和四大文青,网络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更类似的通俗作家可能是江南,天下霸唱等,但是大家的作品表达都不同。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1)

即使以中国通俗文学的标准来看,当前的马伯庸无论作品水平还是文学地位很难挑战金庸。我个人认为他的《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等,顶多到了金庸《大漠三部曲》的水平(射雕,神雕和倚天),但金庸后面还有《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的巅峰。

如果说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主要是靠量(男频中四大文青里猫腻还行,另外就是天下霸唱),这个也没法和马伯庸五年近十部作品,未来还有多部作品翻拍影视剧的频率比较,这个原因是为什么呢?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2)

如果从现实社会角度出发,我认为和同样迎来大量改编只是还没爆发上映的刘慈欣一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简直是20世纪末期到新世纪前十年中国的政治、科技、军事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侧写。

马伯庸远不能和刘慈欣相比,就像不能和金庸比较一样。但他的作品显然打到了2018年过后,也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精神需求,尤其是马伯庸影视化的重头,最受市场化欢迎的作品。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3)

——华夏强盛朝代的古城危机,又可以延伸到王朝危机。

已经改编的作品里三国题材的《三国机密》不算成功,《古董局中局》也不算成功。当下最成功的是《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毁誉参半。这部《风起陇西》的三国谍战有些不同。更多的就是《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敦煌英雄》等等作品。

《长安十二时辰》烂尾,《风起洛阳》饱受诟病?马伯庸为何还成了“香饽饽”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4)

《长安十二时辰》讲了“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唐危机,内忧外患;《风起洛阳》讲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洛阳的大唐危机,《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则是大明危机。

他这套东西从风格来看不算新鲜,近代小说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就是个典范,2000年后的国产剧有《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作品。但区别在于这些作品更侧重的是古代悬疑推理,朝堂和权谋的只是涉及了一下。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5)

马伯庸的这些古城王危机除了悬疑感,更多的是融入了《刺客信条》,《反恐24小时》等欧美流行文化的动作戏、快节奏,优秀的服化道、特效等制作水平,这个背后则是影视工业的进步。

表面上是马伯庸古装大剧里面的影视工业的进步,近年文化自信全面崛起,但中国文化产业却不行,中国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流行文化表达上的追求越来越严苛。历史剧服化道还原的声音越来越高,但历史剧却拍得越来越烂,武侠剧打得却越来越难看,其它如阿宝色,五毛特效等更是不用多提。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6)

最终我们会发现《长安十二时辰》无论是要求的历史剧的服化道还原,还是新时代武侠剧的动作戏的打得好看。这部剧的节奏和内容有不少争议,但制作水平仍是国产古装剧的天花板,这背后就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工业的代表。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7)

《风起洛阳》是《长安十二时辰》成功后企图复制成功的低配版,整部剧优点不多。我认为哪怕有“倭风代替唐风和武打戏抄袭的争议”(这就是文化自信崛起之下,中国观众对于文化溯源的追求趋于严格),但这部剧的制作在国产古装剧中还是中等偏上的。

《风起陇西》制作水平肯定没有问题,只看节奏和剧情。《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从目前来看都是相似的顶级古装剧项目,但导演团队不同,效果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是《风起洛阳》有待观察。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8)

我们仔细想想,如果国产古装剧的美术、构图、配乐、服化道、动作设计和特效水平都能达到《长安十二时辰》的水平,这是古装剧的标准而非天花板,当然要允许有不同的风格。观众又何必痛骂服化道烂,怀念之前的武侠剧的武打呢?

至于很多服化道精良故事剧情却不行的古装剧,这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19)

内在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导致的文化表达,《长安十二时辰》算是马伯庸集大成的作品,外部的威胁不算什么,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的蚍蜉撼大树,与百姓生活的微妙变化才是最根本的(结尾也烂了),《风起洛阳》就浅显得多,权谋和结尾的谜底就是个笑话。

《长安十二时辰》的内核明显和金庸武侠视角不同,这再代入这20年中国的发展和社会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马伯庸历史思辨的水平远不如刘和平,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甚至契合新中国前三十前发展的周浩辉《大秦帝国》系列。

5年近10部作品,未来还有十余部待上?马伯庸能否取代金庸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20)

最后,马伯庸的华夏古城危机切中了当前中国社会的这个点(不算深入),这个结合它中国最顶尖的影视工业化,于是成为当前中国影视化改编的香饽饽。这个流行文化背后的支撑都是内核的表达,而内核的表达和这个社会下的人民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意识。

金庸的武侠小说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戏剧,根植于港台市民社会,最终成为20世纪下半叶华语地区最伟大的通俗文学作家,影响力已然超过半个世纪。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21)

马伯庸这一套在2025年左右会是巅峰,到2030年如何还需要观望。

毕竟以这部《风起陇西》来讲,它只是架空于三国的古装谍战剧。只是团队和阵容都是顶级的,只要剧情和节奏稳住一定是部精彩的古装大剧。但如果从深层次上去看既没有对于题材的突破,又没有在表达上有所野心。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22)

架空“三国”搞谍战怎么看都只有“术”的追求而没有“道”的突破,这点甚至不如《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这些王朝古城危机,而马伯庸目前也只走到了这一步,要媲美金庸起码得还要走出一步。

大陆翻拍金庸作品最好的版本(5年翻拍影视剧超10部)(23)

最后,但是对于当下非常拉胯的国产影视剧产业来讲,《风起陇西》绝对值得期待,精彩的原著,圈内上乘导演和演员阵容,顶级的制作水平,是极有可能成为古装剧新标杆的。毕竟别讲什么术还是道,2022年已经播出的古装剧有一部能看的吗?

《风起陇西》如果先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成为了标杆,这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