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石榴籽的简介(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中新网客户端林芝8月5日电(彭宁铃)云蒸雾绕、绿野葳蕤。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易贡藏布江上,三座大桥并列横跨,昔日的“通麦天险”已是脚下通途。

近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西藏林芝市波密县。

有关石榴籽的简介(石榴花开籽籽同心)(1)

游人在通麦特大桥拍照打卡。彭宁铃 摄

当车辆驶上通麦特大桥,可以看到桥上“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几个大字,桥边观景台竖立的路牌上同时写着“318此生必驾”。游客们纷纷下车拍照打卡,附近商铺林立,不少小贩在路边贩卖珠串和项链。

据介绍,从通麦小集镇到排龙路段,是依山开凿垒土形成的山腰小平台,由于附近土质疏松、遍布雪山河流,路基松软,道路难行,加上泥石流、洪水灾害频发,该路段极易塌方。因此,这段路成为整个川藏线上最惊险的一段,被人们称为“通麦天险”。

而横贯江面的通麦大桥,正是这段“天险”上的“咽喉工程”。

有关石榴籽的简介(石榴花开籽籽同心)(2)

险山急流中的两座桥。彭宁铃 摄

三座不同时期的大桥横亘江面,见证了西藏的交通变化和发展。

其中,第一座通麦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是人民解放军在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的背景下修建。2000年4月,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易贡乡发生了特大山体滑坡,在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通麦大桥被冲毁。

而与它并肩而立的通麦悬索大桥,是为尽快打通G318运输线而建,于2001年1月1日正式通车。

由于悬索桥只为临时保通桥,其设计使用年限仅为8年。2005年,因使用年限与车辆增多,该桥承载能力下降,改为单面单车通行。此后,悬索桥也几次经历了垮塌与钢架结构错位。如今所看到的悬索桥,已是2013年垮塌后修复的模样,其桥板由最早的木板改铺成钢板。

现在,这两座桥都已完成使命,不再通行机动车辆,2015年12月正式通车的通麦特大桥接过接力棒。

有关石榴籽的简介(石榴花开籽籽同心)(3)

通麦特大桥。彭宁铃 摄

据了解,通麦特大桥桥长256米,宽12米,主塔高59.5米,中心桥面高出江面60米,为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

其桥梁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桥宽12米,设计基准使用年限100年。

过去,从通麦小集镇到排龙一段,总共大约14公里,常常要走几个小时。现在,人们在“通麦天险”路上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安全也得到极大保障。

当天险变通途,“川藏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