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

“我是梅兰芳,年少入戏行,一朝上红妆,半生为戏狂”“他把京剧传向世界,开创梅派一脉宗师,他被誉为伶界大王,他就是梅兰芳”……透过《我是梅兰芳》和《他是梅兰芳》的双重视角,展现了梅兰芳的人生历程和人们对这位京剧大师再度登台的期待。

继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后,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由北京北青文化艺术公司出品,展现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人生故事的原创音乐剧《梅》于12月4日晚在天桥剧场上演。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1)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2)

《梅》以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将抗战胜利到上海解放期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弘扬他对京剧的挚爱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一生有太多故事。音乐剧《梅》选择以1945年抗战胜利,蓄须明志的梅兰芳时隔8年再度登台作为故事的起点,展现了梅兰芳人生后半程所经历的波折与起伏。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3)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4)

如何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展现出一代京剧大师的人生厚度,是非常不容易的。身兼该剧导演、作曲和作词多重身份的张笛笛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音乐剧是一个贴近大众,同时也有娱乐性的艺术形式,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去寻找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包括音乐能做到贴近那个时代的风格。”在整体的音乐风格上,张笛笛希望能体现出“国际范”,“不能离观众太远,要有代入感,要展现梅先生当年的艺术,同时也要融合现代的东西。”

说到梅兰芳,不得绕开的就是京剧艺术。舞台上,古戏台的意象反复出现,也是整个舞台的视觉支撑,十分契合梅兰芳一生唱戏,一生爱戏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张笛笛听了大量京剧名段,并从《贵妃醉酒》等经典唱段里撷取适合的音型加入其中。同时,为了更加贴近人物角色,剧中梅兰芳的唱段在旋律线条上也融入许多京剧特征。张笛笛表示,剧中以‘戏中戏’的方式展现梅先生复出时的戏曲演出,以及他在京剧艺术上的创新和传承,“包括兰花指以及他舞台上的身段,都以剪影或者舞蹈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让剧迷也过了戏瘾的同时,也消弭了中西音乐元素的界限,实现音乐剧与国粹艺术高度融合。”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5)

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曾被反复改编成电影、文学作品、纪录片。首次饰演梅兰芳的宗雪健坦言,饰演这样一个大人物压力特别大,“梅先生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挺不好演的,他是唱京剧的,所以在揣摩人物姿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戏曲身段,我没学过戏曲,这次时间很短,所以不敢轻易去尝试,只能自然展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宗雪健找来了梅兰芳的很多资料学习体会,“对于大师我不敢妄加评论,但他的敬业精神让我非常震撼,他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真的做到精益求精,非常令人尊敬。”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平简历(音乐剧梅登台天桥剧场)(6)

该剧10月28日、29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12月4日、5日到北京,在天桥剧场上演。这样的安排也是剧组有意为之。张笛笛透露,“我们这部戏是从梅兰芳阔别舞台八年的复出开始讲起的。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再度登台,就发生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而天桥剧场也是梅先生演出过的剧场。在他演出过的地方演出,表达了我们的敬意。”

图片/主办方提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