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

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的一路飘红," 哪吒 " 也成为了 " 史上名字最难读的电影男主人公 "。连日来,朋友圈弥漫着一个世纪之问—— " 哪吒两个字,你们那里的方言怎么念啊?"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

" 拿抓 "、" 拉杂 "、" 挪炸 "、" 呢扎 "、" 闹赵 "…… 无奇不有,朋友圈大型搞笑现场就是他了!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2)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3)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4)

微博截图

前段时间,曾有一个短视频段子很火,一个小朋友看书上的哪吒故事,他读出来的是 " 那坨 "。当然,这只是一个文字错读的搞笑段子,其实,哪吒这个经典人物,很多人小时候在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听大人讲故事了,以至于念书后看到哪吒两个字,会有点奇怪,原来是这么写的啊!

所以,哪吒两个字怎么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涉到各地方言,就热闹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带入自己的家乡话念一下,然后好奇地问朋友:

" 你家乡怎么念?"

全国方言读 " 哪吒 "

堪称大型搞笑现场

哪吒普通话读 [ nézh ā ] ,这个发音已经非常普及了,但说起各自的家乡话,就不一样了。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5)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6)

微博截图

成都人说 " 那抓 ",广东有人说 " 拿砸 ",浙江人有人说是 " 挪扎 " 或者 " 拿扎 ",江苏人说 " 闹赵 "。

@成都的朋友这么说: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7)

@广元人民这么说: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8)

@自贡童鞋这样说: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9)

@邻水的朋友这样说: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0)

@广安的宝宝这样讲: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1)

还有各种说法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2)

虽然《哪吒》导演饺子也现身说法,说四川方言念 "luoza"。但还是有许多可爱的四川人民因为发音 " 疑惑不已 "。

当然!还有

" 辣砸 "" 鹅扎 "" 落咋 "

" 泥渣 "" 娜扎 "" 梨渍 "

等稀奇古怪的发音版本

有个福建网友脑洞大开," 哪吒不是太乙真人用莲藕摆成人形复活的吗?咱们闽南话‘莲藕’的发音就是‘哪吒’。" 闽南话里 " 哪吒 " 叫 " 莲藕 "?如果说前面一连串方言读音起码还能在文字上有迹可循,那 " 莲藕 " 就真的要靠想象力了,只能说中国方言博大精深。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3)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家乡话念哪吒是一回事,用普通话念哪吒是另一回事,同样搞笑。特别是对很少在书面上接触这哪吒两个字的老人和小孩," 哪 " 是个多音字,但很多人不知道,会直接把 " 哪 " 读成 " 那 "。" 吒 " 又是一个非常用字,不小心的话,很容易看成 " 托 " 或者 " 坨 ",所以,真的有人把 " 哪吒 " 念成 " 那坨 " 也不奇怪。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4)

视频截图

" 哪吒 " 两个字为什么难读?

两个原因:梵音舶来品和文白异读

跟朋友聊这个话题。很多人开始自信满满,最后都陷入 " 应该是这样吧 " 的自问自答中。" 要不是最近这个电影热映,很多人可能好多年都没用方言发过‘哪吒’这个音了。"

有人说,无论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哪吒 " 都不是很好读,因为 " 哪吒 " 本身是从印度舶来的梵音啊。类似还有梵语舶来词 " 般若 ",读音 "bo re",是大智慧的意思。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5)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报

哈佛大学文学博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系教授夏维明认为:" 哪吒是印度神话中两位神的合体,其一是《罗摩衍那》中的夜叉,那吒俱伐罗。另一个原型是克利须那神。" 在印度佛教里," 哪吒 " 的全名是那吒俱伐罗(或那罗鸠婆,梵文 NalaK ū vara),是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护国天王毗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样子是三面六臂的鬼王,其职责是护卫佛法、扫除邪恶、保护世人。

喜欢研究民俗文化的胡先生却认为,方言哪吒难读,主要是文白异读惹的祸。

什么是文白异读?这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等。在中国,吴语、闽语、瓯语的文白异读现象最为频繁复杂。举个杭州人都懂的例子,上海话中 " 大衣 " 的 " 大 " 念做 [ da ] ,是文读,接近普通话;但 " 大人 " 中的 " 大 " 念做 [ du ] ,是白读。再比如上海话中,上海人的人读 [ ni ŋ ] , 到了人民广场中的人,它又读 [ z əŋ ]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读法。

哪吒 [ nézh ā ] 偏偏是从梵文转过来的特殊发音,转成方言里的文读就特别尴尬,怎么读都觉得舌头打结,不大 " 合适 "。

全民抢 " 哪吒故里 "

古人也爱写哪吒?

除了全民家乡话说哪吒外,不少地方的人还在争做 " 哪吒老乡 ",想让自己的家乡成为 " 哪吒故里 "。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6)

比如电影里提到的 " 陈塘关 ",被四川人认为是哪吒的故乡,遗址在今天的南广古镇,据说 3000 年前,李靖就驻守在那里。这次的电影制作团队正好来自四川,特地安排太乙真人说了一口四川话。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7)

视频截图:李靖和太乙真人

此外,哪吒这种逆天设定无论古今都会成为关注焦点,更是文人们感兴趣的描写对象。

有一种说法称,哪吒名字的由来与佛教中的那咤有关,而那吒的父亲是毗沙门天王,母亲是吉祥天女,师傅是如来。

不过,哪吒这个人物及其身世来历等许多故事,却是中国文人创造的。古籍《三教搜神大全》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传说,把哪吒塑造为一个神勇将军,只是细节还不够生动。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8)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后来,哪吒的传说成功引起了明代文人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从此取材,合理想象,共同完成了一段精彩演义。《西游记》中,哪吒的武器基本齐全,还讲出了李靖托塔的原由。

在《封神演义》里,作者集中描写哪吒的故事,包括灵珠子转世、大闹东海、莲花再生、父子交恶等,情节更为丰富,将哪吒塑造成一个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小英雄模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封神演义》片段改编创作了《哪吒闹海》,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哪吒头上梳着两个发髻,臂缠混天绫,为老百姓除去作祟的妖龙,善良又勇敢,其天真烂漫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由于模样太过可爱,哪吒一度引起过性别之争。其实,《西游记》里 " 哪吒三太子 " 的名号就已明确交代了他的性别,《封神演义》中也多次提到哪吒是男孩,太乙真人来道喜时便把哪吒称为公子。

这两个字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读(你的家乡话怎么读)(19)

图片来源:《封神榜》视频截图

其实,不管是在《封神榜》等一系列影视作品中,还是在《哪吒传奇》等动画片中,哪吒的形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演绎,愈加丰富和具象化,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信《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故事的讲述,也不会是终点。

你家乡的方言怎么读 " 哪吒 "?

留言里告诉小编吧!


来源:中国新闻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