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的话用之于当代,则或行或废多少会出现一些争议。这不,一些人也许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吧,居然对着所谓“伤痕文学”拍砖吐槽喷起来了。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1)

其实,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内地文学作品里的“伤痕”现象如今已经淡化平复了很多。现在即便有些人依然把某些描写过去穷苦辛酸生活的作品视为伤痕文学,广大文艺创作者和评论界业内也不再这样看待。在官方和社会主流意识里,以文艺形式还原真实的过去平常而自然,谈不上什么伤痕。时隔几十年,过去的不复再来,让人说说更无妨。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2)

可有些人就是容不得他人对过去的贫穷和苦难进行贴近真实的讲述。我曾一直认为,这些人大部分只是怀念自己曾亲身经历却又永远逝去的青春岁月。但我忽视了另一种显而易见的丑恶存在。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看到有些人居然大言不惭地拿所谓“黑五类”说事。称现在创作和肯定伤痕文学的,大都是过去的“黑五类”和他们的后代。说真的,时隔四五十年,论阶级讲出身谈斗争的思想早已被彻底否定,过去搞的那一套把人按红黑分类划派的做法也早就成了历史的垃圾。但在个别人眼里,过去划定的那些家庭成分依然有效,甚至代代相传翻不了身,即便官方不划不讲它也长期存在。这就陷入了封建血统论的泥潭里。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3)

有的人之所以在心里只许赞美不许说过去时代的苦和难,并不是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对过去艰苦奋斗、意气风发的抹黑否定,也不是他们堂而皇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说伤痕文学就是自私狭隘用心险恶,更不是他们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足生活,而是有的人在潜意识里自以为过去得了个高人一等的“红五类”标签,曾享受过大多数人没有的政治特权、经济特供,进而恬不知耻地以为自己这个标签就是娘胎里带来的优越基因,世袭罔替,而伤痕文学就是一些人的反攻倒算。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4)

人民的穷苦你视而不见,豆大的眼光只盯着自己曾风光无限威风八面自封最广大人民群众代言人的根红苗正的出身,这才叫狭隘自私鼠目寸光!这类人心里的过去或许没有伤、没有痕,但他们曾给其他人带来伤与痛。只可惜,过去的风光永远不再,抱残守缺的迂腐徒增笑谈!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5)

所谓“伤痕文学”的争论就像一面三棱镜,它折射出了当前人们看待过去那个年代的不同心态,也能让人看透芸芸众生各色人等。奉劝某些人跟上现在和将来的时代步伐,切莫沉迷于过去。当年的“黑五类”早已平反摘帽,过去的“红五类”也成了过往云烟。如今没有低下矮更没有什么高大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共和国公民。

伤痕文学述略(折射人心的三棱镜)(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