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门当户对是主流(原创浅谈门当户对)

“道,不同,不相为谋”,這是古人对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什么样的人该交,什么样的人不该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样“孟母三迁”的典故也告诉我们:人,只有接近好的人、物、事,才能学到好的知识,才能养成好的习惯。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朵墙”,曾经的我也希望朋友遍天下,三教九流无所不教啊。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拓宽,渐渐地发现交朋友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朋友位列“五伦”之中,亲如手足,所以我们交友应该讲究“门当户对”,要交家境相仿的、趣味相投的,尤其三观必须相合。我们不必把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请进自己的生命里,那是由于人的出身、生活经历和性格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此生可接触的人总有不同,而且真正能谈得來的又有几人呢。這些人不过就是赌友、酒友、同学同事等等,经过筛选後的结果。

为什么门当户对是主流(原创浅谈门当户对)(1)

交朋友尚且如此,何况是陪伴我们终身的生活伴侣呢?过去常听老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用這样的话来诠释“道,不同,不相为谋”是非常恰当的。从戏剧《马前泼水》中的朱买臣和崔氏到《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婚姻,从這些失败的婚姻中,表面上看是女人嫌贫愛富或不守妇道造成的,实则不然,究其原因是他们彼此间的价值取向不同,审视人生的态度不同,由此可见,婚姻是需要门当户对的,这种门当户对并不一定是双方家庭经济实力相当,还有双方的受教育程度、生长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多方面。

现在,我们重提门当户对,年轻后生们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它是一种陈规旧俗。他们认为婚姻是两人间的事,与父母无关,还大言不惭地声称自己的事自己作主。更有甚者将婚姻当做升官发财的跳板,想借联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来不考虑门弟之分的问题,但你要知道世上根本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并不是两个人相愛,就可以成为夫妻。任何的索取都要付出代价的,而這个付出未必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你们二人在社会上地位的不平等,不仅会影响你们夫妻间的关系,它还会影响两对亲家之间的关系,這是因为婚姻自始至终都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它属于两个家庭的,需要两个家庭成员的默契融合,因此,双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必须相当,否则的话,你的婚姻是没有幸福可言的。门当户对不单纯的指经济方面的,更多的层面指精神上三观相对,人与人间的三观不同取决于原生态的生长环境的差距。這些差距包括社会地位的差距、贫富差距及社交能力上的差距,正如俗话说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社会就是这样,就是這些差距决定了门弟之分,而三观不同又成了潜在因素。

经济上的门当户对与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是会直接影响你交友的档次和婚姻质量的,也会决定你交友的真诚和婚姻成败的重要因素。事实告诉我们,不要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不要沦为欲望的牺牲品,有时间给别人赔笑脸,还不如好好地取悦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