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

在国内电视剧里,题材众多,以古装历史剧居多。一方面可以娱乐大众,用来排遣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透过电视剧,学习到一些历史文化。

不得不说,若非是层出不穷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光靠我们自主了解古代留下的历史文化,那可就太难了。

但是电视剧毕竟是以娱乐为主,这就注定了难免会有疏漏,形成电视剧与历史偏颇的地方。比如《薛仁贵传奇》这部电视剧,背景是唐朝李世民时期,薛仁贵凭借自身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

但是里面有一个情节不太对劲,就是薛丁山的师傅用信鸽通信,送往薛府,年代对的上,但是这个通信地点有问题。

因为信鸽是经过人们反复训练,能够让信鸽在已经去过的地方留下“印象”,最终达成送信的使命。而在《薛仁贵传奇》中,薛丁山的师傅是从来没去过薛府的,因此他的信鸽成功送到了薛府,是不可能的事情。下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历史上信鸽的发展史。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1)

薛丁山的师傅让信鸽送信到薛府

一、信鸽的在历史上的由来

信鸽,又称书信鸽,竞翔鸽。信鸽也是由普通家鸽在慢慢地培育下,最终成为了信鸽,这些鸽子的祖先是远古时代的野生原鸽。明代张万钟所著《鸽经》里有提及:

“野鸽逐队成群,海宇皆然”。

里面记载的野鸽,就是野生原鸽。

其实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了养鸽的习惯,在《越绝书》记载:

"蜀有苍鸽,状如春花"。

在《相马经》也有提及马眼:

"欲如鸽目,鸽目固具五彩"。

可见,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饲养鸽子。不管是为了用来食用,还是娱乐,养鸽子这一习惯,在历史长河中,就一代一代的保留了下来。后来在偶然间,人们才发现了信鸽有归巢的特性,才有了信鸽的出现。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2)

二、那么信鸽是哪个朝代最先出现的呢?

信鸽最早出现,其实是在唐朝,而发明信鸽的人,就是唐朝的大诗人张九龄。

信鸽的发明,源于张九龄一个有趣的发现。

相传张九龄少年的时候,带着家里养的鸽子去上学堂,但是一不小心,就让鸽子飞了出去,张九龄十分伤心。回到家中,没想到那只鸽子就在家里稳稳地站着,让张九龄大为惊喜。

张九龄就纳闷,鸽子为何会自己飞回来呢?于是他开始大胆假设,是否所有鸽子都有这种回家的本事?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3)

结果不出所料,其他鸽子在放出去后,无一例外地飞了回来。这可让张九龄大喜,因为在古代,传信完全靠送信的人,如果鸽子可以送信,那岂不是可以省时又省力。

而且,张九龄的好朋友韦刺史上任期间,时常要出差,而无法兼顾本地的事情,张九龄便将信鸽的事情告诉了韦刺史,为了让朋友方便工作,张九龄通过大量训练,最终将信鸽这一产物发明了出来。后来人们看到信鸽的好处,便开始争相效仿,与唐朝时期,信鸽风靡一时。

《开元天宝遗事》著作中对这件事情有明确记载,书中称:

“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彼时,张九龄称信鸽“飞奴”,随着年代变化,才最终叫做“信鸽”。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4)

三、信鸽自唐朝发明出来后的发展

张九龄发明“信鸽”后,在唐朝掀起了培训信鸽的热潮,在早先的朝代里,人们就十分喜欢养鸽子,包括不少王公贵族,都是以养鸽子为娱乐的。

后来人们发现了信鸽的商机,便开始大肆培育,在海外贸易的时候,信鸽多多少少也起到了作用。

一、信鸽能将信送多远?

在《唐国史外》中有记载:

"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舶发之后,海路必养白鸽为信,舶设,则鸽虽数千里亦能归"。

广州在唐朝时期,一直都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而海外交易的生意人,往往必须要养信鸽用来通信。唐人到海外去购买原材或者生意往来,为了给家里边通个信或者报个平安,都是依靠信鸽来完成的,即便是几千里的形成,信鸽也能准确无误地将信带回。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5)

二、信鸽送信的速度如何?

信鸽的飞行速度远超人力运输,否则古人也不会大力饲养信鸽用来通信。怎么形容呢?用一则史料来证明吧。

根据《鸽经》中记载,有一只信鸽落在了屋顶上,主人看到想要逮信鸽食用,结果发现里面有一封来自京城的信。

而京城距离主人的家里,将近1000公里,那是什么概念呢?

就好比是从上海坐车到北京的距离,走高速也要连续开10多个小时。

而信鸽仅凭飞行,累了就停下来歇会,3天之内将信送到,这种速度在古代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6)

四、信鸽能送信的原理是什么?

一、信鸽送信的原理

信鸽能送信,是因为它们又强大的记忆能力,而这份记忆能力除了归巢外,其实真正的原理,是因为鸽子的上喙处,结晶状的类似磁铁矿的组织,可以感应到地球磁场,因而可以辨别方位。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把信鸽看成半导体,而信鸽朝任意方向飞行的时候,会不断切割地球磁场的磁感线,由于地球各个地方的磁场是不同的,所以信鸽可以通过切割磁感线的磁角来记忆地方。而且信鸽的视力和听力极佳,一旦找到大致方位,基本就可以感应到熟悉的地方,自然就能将信送到。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7)

二、信鸽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古人训练信鸽,大体上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很简单,通过信鸽的归巢能力,将信鸽不断放在A点,让信鸽自行飞回来,多次反复之后,就可以从巢里将信鸽放出,自然飞到A点,也就是你想要让信鸽带信的目的地。

第二种就略显复杂,让信鸽在陌生的两个地方可以送信。假如这两个地方是A点和B点,那么久训练信鸽在A点,然后人工将它带到B点,如此循环往复,就能让信鸽记住AB两点的地理位置。

薛仁贵留下来的震天弓给孙子薛刚(薛丁山师傅用信鸽通信薛府)(8)

信鸽送信虽然很快,但是鸡肋之处你们也看到了,必须是信鸽熟知的地方,才能送信,也就是说在陌生的地方,你想要通信,那还是能靠奔走相告。而《薛仁贵传奇》中的信鸽,没去过薛府,就能将信送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