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1)

《济南的冬天》是文学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的天气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领略中原冬天的风光吧。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写作背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于是济南被称为“第二故乡”。这篇课文是1931年春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二、生字词

镶(xiāng) 单单(dān dān) 安适(ān shì) 着落(zhuó luò )

慈善(cí shàn) 肌肤 (jī fū) 秀气(xiù qì) 宽敞(kuān chǎng)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ōng líng) 地毯(dì tǎn)

髻( jì ) 响晴(xiǎng qíng) 绿萍(lǜ píng) 水藻(shuǐ zǎo)

三、重点词语解释

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2.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3.安适:安静而舒适。

4.肌肤:肌肉皮肤。

5.出奇:特别、不寻常。

6.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7.绿萍:植物名,又叫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用。

8.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9.贮蓄(zhù):存放、积存。

10.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11.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12.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13.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14.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

15.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四、主题归纳

《济南的冬天》中心思想: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五、文章结构段意

第一部分(1)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

第二部分(2—7)具体些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六、课文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4)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笔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