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辈分称呼(清朝皇族成员起名规则)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可以说至今仍是家喻户晓它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满族),但说到清朝皇族成员的名字,很多人就不是那么了解了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科普一下清朝皇族成员起名的规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朝皇族辈分称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皇族辈分称呼(清朝皇族成员起名规则)

清朝皇族辈分称呼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可以说至今仍是家喻户晓。它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满族),但说到清朝皇族成员的名字,很多人就不是那么了解了。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科普一下清朝皇族成员起名的规则。

说到皇族起名字,就一定要先搞清楚在清朝到底哪些人算皇族呢?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下诏规定:其祖父塔克世(也就是清朝开国皇帝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的直系子孙称为“宗室”,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祖父福满等其余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为“觉罗”。从这时以后,清朝正宗的皇室嫡系的资格被确定下来,他们统称为宗室,俗称“黄带子”。但是清朝毕竟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在入关前,因为文化差异,除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以外,皇室成员的名字并没有什么规则去限定,名字是随便取的,比如著名的摄政王多尔衮,在满语里他的名字意思是“獾”,而他的哥哥阿济格的名字意思是“老疙瘩”。

摄政王多尔衮

到了清圣祖康熙皇帝即位后,康熙受汉文化影响很深,所以在给自己的子女起名字的时候,仿效汉族亲兄弟取名首字相同的习俗,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字的第一个字一律用“”,著名的如雍正帝(康熙第四子)胤禛,怡亲王(康熙十三子)胤祥,八阿哥(康熙第八子)胤禩等,康熙的孙子辈名字的第一个字一律用“”,最著名的就是乾隆帝(雍正第四子)弘历,曾孙辈名字第一个字用字,比如著名的“五阿哥”永琪。再往后,根据乾隆皇帝的一首诗,又定了“”、“”、“”,道光皇帝又加了“溥毓恒启”四个字,咸丰皇帝又加了“焘闿增祺”四个字,后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又续了“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所以清朝皇室从康熙皇帝的儿子以后,起名的第一个规则就来了,就是指定的字作为名字的第一个字(钦定字辈),同时也表明辈分,比如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论辈分末代皇帝溥仪是他的曾祖父一辈了。此外,帝系后裔名字的第二个字是偏旁要相同,如上面我们看到康熙的儿子这一辈名字第二个字的偏旁都是示部,孙子辈名字的第二个字偏旁都是日部(弘历的历,繁体字写作“暦”),重孙辈用的偏旁都是王部。也就是说,皇室起名的第二个规则是名字的第二个字的偏旁要相同(钦定偏旁)。

清圣祖康熙皇帝

但康熙皇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长大成人序齿的有24位,不算早亡和绝嗣的,也有20个儿子有后代传下来,这20个儿子中,1人入继大统称为皇帝,就是雍正,1人过继给别宗,即胤禄,2人被革除宗室身份,即胤禩胤禟,剩下的16个儿子,称为圣祖十六房,而这十六个儿子又有很多后代,所以形成了一个人口很大的且与当时皇帝一系血缘关系极近的群体,在客观上,就需要对皇室血统进行第二次的细分,以明确皇室的极近血亲的范围。所以乾隆皇帝在位时,就下诏规定“向来宗室命名取用字样,惟天潢支派最近者偏旁相同,此外不得混用”,换句话说,乾隆皇帝对于钦定字辈和钦定偏旁的问题进行了细分,规定只有血缘关系最近的一批人才能用钦定偏旁。实际上,乾隆所说的“支派最近者”,指的是当朝皇帝的子孙两辈。所以能使用钦定偏旁的人,不同皇帝在位时是不一样的,比如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昼(日部),他的儿子永璧是可以继续用王部偏旁的(与同辈分的皇帝嘉庆帝永琰相同偏旁),但是永璧的儿子绵伦(同辈分皇帝道光帝绵寧,心部),孙子奕亨(同辈分皇帝咸丰帝奕詝,言部)就只能用钦定字辈,不能用钦定偏旁了。而由于清朝的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水部),同治帝又没有子嗣,所以在晚清以后,依然能使用钦定偏旁的皇室极近血脉者,也就只能是咸丰帝这一辈的人(或者说是道光帝的后代)和他们的后代了。

清高宗乾隆皇帝

宣统皇帝溥仪

所以大家以后再看清朝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之类的,看皇室成员的名字,你就可以知道他跟哪位清朝皇帝血缘关系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