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宝宝母乳姿势(新手宝妈喂奶姿势速成)

哺乳对于有经验的妈妈来说不在话下,但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若没有掌握其中的要领,宝宝不能好好吃奶,妈妈也会跟着受罪,乳头被吸破、乳腺炎等随时可能找上门来,也会摧毁新妈咪坚持母乳喂养的信心。正确的哺乳方法学起来!

喂宝宝母乳姿势(新手宝妈喂奶姿势速成)(1)

喂奶姿势不对会造成哪些问题

1.呛奶。婴幼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如果妈妈采取宝宝仰卧的姿势来给宝宝喂奶,很容易造成奶水滞留在胃里,加上宝宝没有含紧乳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这样在打嗝或晃动身体时很容易出现呛奶。这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种表现,若是呛奶过多时极易造成窒息,应引起高度警惕。

2.伤害牙齿。妈妈躺着给宝宝喂奶时,几乎所有的门乳牙都要浸泡在奶液里。如果宝宝吃着奶睡着了,那残留在口腔内的奶液易腐败产酸,进而腐蚀宝宝的牙齿。时间一长,牙齿容易脱钙、牙冠一块块“掉渣儿”。当口内唾液与细菌对残存的乳液分解后,产生一层附着在牙齿表面上的酸性物质和牙菌斑就会腐蚀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龋齿。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还可能会危害恒牙的发育和全身健康。

喂宝宝母乳姿势(新手宝妈喂奶姿势速成)(2)

3.面部变丑。正常的母乳喂养给宝宝的上下牙骨带来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进上下牙骨的正常发育。如果妈妈的喂养姿势不对,婴儿吮吸运动会对牙骨的生长发育起到不正常的引导作用。例如长期躺着喂奶,婴儿下颌过度向前伸,很可能会让婴儿的下巴向前过度发育,发展成为下颌前突的畸形,俗称“地包天”。

4.耳道疾患。由于耳的发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峡部又未形成,故管腔相对宽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在鼻咽部开口较低,致使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如果妈妈喂奶姿势不当,让宝宝平卧喂奶,奶水过多,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发生呛咳,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

5.宝宝吃奶费劲。妈妈喂奶姿势不当,宝宝的小嘴虽然咬住乳头,却没有咬住乳晕周围,难以挤压乳头,吸吮乳汁,就会出现吃奶费劲,哭闹现象。

6.妈妈腰酸背痛。妈妈在哺乳期间,尤其是在坐月子时,由于身体内部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常使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也会出现张力下降,因而导致关节松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哺乳姿势不正确,老是长时间用一种姿势来给宝宝喂奶,固定不变的姿势会变得僵硬,就容易加重本来已经薄弱的关节、肌腱、韧带的负担而出现上身,颈、肩、腰酸痛等症状。

喂宝宝母乳姿势(新手宝妈喂奶姿势速成)(3)

新妈咪哺乳必学的4个姿势

1.摇篮式。摇篮式喂哺应该是用得最广的哺乳方式。婴儿的头部枕着妈妈的手臂,腹部向内,而妈妈的手托着婴儿的臀部,方便身体接触。利用软垫或扶手支撑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会因为抬肩过高而绷紧。采用这种喂哺姿势时,垫高双脚有助身体放松,例如把脚放在脚踏上。

2.半躺式。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妈妈坐起来仍有困难,这时,以半躺式的姿势喂哺宝宝便最为适合。宝宝横倚着妈妈的腹部,背后用枕头垫高上身,斜靠躺卧。

3.侧卧式。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时,可采用这种姿势。妈妈和婴儿都侧卧在床上,腹部相对,这样婴儿的口便会正对乳头。妈妈的手臂及肩膀应平放在床垫上,只有头部以枕头承托。妈妈可用卷起的毛巾或类似物品垫着婴儿,让婴儿保持同一姿势。

4.榄球式。在喂哺双胞胎时,或同时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着妈妈时,这种姿势便尤为适合。婴儿躺在妈妈的臂弯上,臀部相对,有需要时可用软垫支撑,而妈妈的下臂应托着婴儿的背部。身子应稍微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开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将身体后倾。这种姿势能让婴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