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稻米,西汉时曾经是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产。《汉书·东方朔传》所谓“关中天下陆海之地”,“又有秔稻、黎栗、桑林、竹箭之饶”,将稻米生产列为经济收益第一宗。

一、黄河流域大面积种植稻米的历史记录

西汉总结关中地区农耕经验的《氾胜之书》写道: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1)

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堘,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又写道: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秋稻。

《汉书·昭帝纪》说到“故稻田使者燕仓先发觉”上官桀谋反事,如淳注:特为诸稻田置使者,假与民收其税入也。说明黄河流域的稻作经济,当时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关注。关中地方专门设置“稻田使者”官职。

《汉书·东方朔传》所谓汉武帝微行游猎,“驰鹜禾稼稻秔之地”。《扬雄传下》引《长杨赋》:“驰骋稉稻之地”,也说明当时关中稻米种植之普遍。

甚至河西地区也曾经营水稻生产,《居延汉简甲乙编》可见“稻”字。而居延出土帛书有“稉米”字样。

《诗·大雅·召旻》:“彼疏斯粺,胡不自替。”毛亨传:彼宜食疏,今反食精粺。”郑玄笺:“疏,粗也,谓粝米也。”“米之率,粝十粺九。”

《文选》卷三四曹植《七启》:“芳菰精粺”。李善注:“稗’与‘粺",古字通。”简文恰“稗”“粗”对应,作:“廿八日,稗米七斗,粗米一石三斗。"

敦煌汉简亦可见: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2)

白米、粺米、白梁稷米。“白米”居延汉简中也出现过。

“白粺米”较“粺米”更突出其“白”。简文“白粺米二斛”正与“黍米二斛”对应。所谓“毇米",《说文·毇部》:“毇米,一斛春为八斗也。"段玉裁注:“粝米一斛舂为九斗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毇,当为九斗。"又《说文·米部》:“粺,毇也。"《淮南子·主术》:“太羹不和,楽食不毇。"高诱注:“毇,细也。”简文正作“就春碓毇米”。

由于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可见“粟米”、“黍米”、“稷米”、“黄米”等,上引简例中说到的几种米,有可能是指稻米。

《后汉书·张堪传》记载,东汉初,张堪拜渔阳太守,曾“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也是有关两汉之际稻区北界的史料。

狐奴,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其地在今北京密云、顺义之间。《清史稿·柴潮生传》载柴潮生乾隆八年(1743)上疏追述“汉张堪为渔阳太守”事迹,则说“狐奴,今昌平也”。正如许倬云所指出的,“即便早稻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作物,居住在水源比较充足地区的汉代农民,仍然可以在多种作物中作出更好的选择。由于粟与豆类作物能适应大多数的气候条件,稻农可以将之与稻进行轮作,在有些地区,例如淮河流域,甚至可以将麦与稻组合在一起轮作。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3)

事实上,甚至往北远至今陕西与河北省,也能发现当地在汉代有稻的种植。”论者引用张堪事迹,并说明:“狐奴位于今河北密云西南部。其灌溉用水引自向南流经此地的白河。”

就黄淮海平原的水稻种植而言,学者邹逸麟认为自战国以后“有显著发展”,比较集中的地方有“三河地区”、“黄淮平原”和“幽蓟地区”。所依据的史料,都确凿无疑。

二、水稻到小麦的转变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董仲舒曾上书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颜师古注:“宿麦,谓其苗经冬。“应即冬小麦。

《汉书·武帝纪》:

元狩三年(前120),“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据《史记·平准书》,是年“山东被水蓄,民多饥乏”。

然而以行政力量大规模推广冬小麦种植,又很可能与气候寒温的变化有关。

《汉书·武帝纪》:元狩元年(前122)“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汉书·五行与中之下》:“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

冬寒对次年水稻种植的必然影响,自然可以成为第三年决策号召“益种宿麦”的原因。

《汉书·赵充国》关于兵出张掖、酒泉合击羌人之议,说道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可知军粮中“麦”与其他谷物“米”相比,所占比例甚高,达到总数的76.92%。敦煌汉简中也有可以反映军中粮食消费中米麦比例的资料。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4)

如:二月晦受米石麦八石;二日出米二斗麦五斗;三日出米二斗麦六斗;四日出米二斗麦六斗;五日出米二斗麦六斗又二斗;八日出米二斗麦六斗。

据这枚简不完全的“出米”“麦”记录统计,合计出米二石五斗半,出麦四石七斗。“麦”占军粮总数的64.83%。而通常情形“出米二斗麦五斗",“出米二斗麦六斗”,“出米二斗麦六斗又二斗”,麦和米的比例为71.43%,75%,80%。

敦煌汉简编号邻近的简例又有:

出米三斗,出麦黍斗食马,出麦二石予李士冯迁,五日出粟一石,出麦四石予召男君兰。

在这枚简例中,“五日”这一天,“出米”三斗,“出粟”一石,“出麦"六石七斗。“麦”占所“出”谷物总数的83.75%。

居延汉简也说到以麦作为驿马饲料的情形,如:

出麦廿七石五斗二升,以食斥候驿马二匹五月尽八月,出麦大石三石四斗八升,闰月己丑食驿马二匹尽丁酉口。

也都反映河西地区麦产之丰饶。以现今农耕生产水准考虑,这一情形也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关中地区的稻作经济,或许也应当以新的思路理解。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5)

《晋书·食货志》载晋元帝太兴元年(318)诏:

“徐、杨二州土宜种麦,可督令模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昔汉遗轻车使者汜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勿令后晚。”

则暗示汉时关中是因气候变迁出现了农耕生产由稻而麦的转换。

有农业史学者曾经论述,大豆曾与栗共同作为黄河流域居民的主要食粮,但自西汉时期起,“大豆则逐步转入*蔬饵膏馔'之中。”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也说:“汉代大豆作为主粮的地位逐渐下降,逐渐向副食方向发展。”然而从西汉后期以来的历史资料看,大豆相反却又有逐步转为主要粮产的趋势。

《氾胜之书》:“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陕西咸阳茂陵西汉中期空心砖墓出土釉陶仓中有豆的外壳,陶仓顶部有墨书题记“大豆一京”等,可以看作当时关中推广大豆种植的文物证明。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对于黄河流域灾年农田植被有这样的记述:

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栗一斛,至是野谷旅生,麻尗尤甚。

《说文·赤部》:“尗,豆也。”可见当时的气候条件,尤适宜于菽豆生长。《后汉书·冯异传》记载,建武三年(27),车骑将军邓弘与赤眉军战于湖,“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也说明“豆”在当时已经是主要农产。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6)

洛阳汉墓出土陶仓有朱书“大豆万石”题记者,也反映当地豆类作物经营相当普及的事实。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三辅大旱,“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时敕侍中刘艾取米豆五升于御前作糜,得满三盂,于是诏尚书曰:米豆五升,得糜三盂,而人委顿,何也?”

袁宏《后汉纪》卷二七记述:

“于是谷贵,大豆一斛至二十万。长安中人相食,饿死甚众。帝遣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贫人作糜,米豆各半,大小各有差。”

大豆在灾情严重时对于救助饥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由所谓“米豆各半”可以推想太仓储粮品种的大致比例,也可以说明豆久已成为最受重视的农作物之一的事实。

曹植著名的《七步诗》以“煮豆燃豆萁"借喻亲情绝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豆类作物对于民间一般社会生活的意义。

农耕作物由以适宜“暑湿"、“可种卑湿”的稻为主,到可以种植于“高田”,“土不和”亦可以生长的“保岁易为”足以“备凶年”的大豆。受到特殊重视,似乎可以看作西汉至于东汉气候条件发生若干变化的例证之一。

三、种植小麦的开始

许倬云写道,“小麦与大麦都是在西亚首先驯化的。它们的中文名意味着前者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晚于后者。”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7)

“汉代大麦、小麦都有栽培。不过在公元前2世纪小麦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至少是没有被京畿地区也就是今陕西省的人们所接受,而该地区现在却是一个小麦产区。

不仅董仲舒建议应该敦促都城附近的人们种植小麦,而且在公元前1世纪政府还派遣了一位专家去当地传授人们栽培小麦与大麦的技术。当然,这种现象可能只是地域性的。无论如何,《氾胜之书》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小麦的栽培技术。

而且大约公元前1世纪中期的居延汉简透露在西部边疆屯驻地也有麦供应。到公元2世纪小麦与大麦在农村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以至二者在儿歌中都被提及了。”有一支标明日期在汉亡后不久的出自西部边疆驻地的汉简,还将小麦、大麦与粟并列为当地种植的三种主要农作物。”

有学者根据《集韵》所谓“稌,换稻也”,“穱,稻下种麦也”,以为“冬稌夏穱,随时代熟"是说稻麦复种一年两熟。有的学者则指出,“上引诗句是泛指南阳地区情况,非指同一田亩中冬夏两熟。而且在当时南阳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夏收的麦是无法与冬天收获的稻复种。”

西汉农业如何发展(西汉时黄河流域居然大量种植水稻)(8)

然而,若考虑到当时气候有异于现今的自然条件,似不能排除“冬稌夏穱"是指稻麦复种一年两熟的可能。其实,即使在现今气候条件下,豫南、鄂西北也可以归入实行“早、中稻与冬小麦或油菜、蚕豆、豌豆、绿肥搭配的组合”,从而实现“一年两熟”的地区。

对照汉代南阳地方“稻处种麦”即稻麦复种一年两熟的情形,可以推知长安、洛阳地区由稻而麦的主要农作物的转换,应当曾经历过一个历史过渡的过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