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荒芜,巍巍昆仑山冰川林立,但在沙漠与昆仑山之间却孕育了一片片绿洲,这就是和田。

和田,古称于阗,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管辖,中国玉石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南道的重镇,中国佛教东传的第一站,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它是镌刻在中国历史里的古老地名。

日前,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首都博物馆、和田地区博物馆策划举办的《五星出东方——和田历史文物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月5日。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

这场展览共展出了220余件文物,展览中围绕和田美玉、于阗乐舞、文字文书、贸易交通、佛教传播等内容展出一批精彩的文物:有揭秘古代沙埋和田的出土文物;有见证两千年前诉讼故事的佉卢文文书;有东汉王朝在精绝国设立农事管理机构的印章;有东西方文明交融物证的石雕塔基;有君子比德以玉的和田美玉……

不过,其中最瞩目的必须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以下简称:“五星锦”)。而萦绕在这件文物周围的,是无数的神秘与辉煌。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2)

发现·传奇

2000多年前,昆仑山脚下有一条尼雅河,神秘之水孕育出一个富庶的精绝古国。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发现西域有36国,而精绝国就是其中之一。几百年后,大唐玄奘西天取经,东归时发现,传说中的古国和尼雅河竟然凭空消失,只留下一个荒草丛生的尼壤城,这便是精绝国最后的样子。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3)

《汉西域诸国图》中记载有“精绝国”

1995年,“中日共同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来到尼雅遗址开始调查和发掘时,偶然发现了一处男女合葬墓。从那时起,黄沙下的尼雅遗址重现人间,一件智慧与祥瑞之物——“五星锦”破土而出,逾千年而愈新,其色绚烂,其纹诡秘,其字激扬。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在正式了解这件“五星锦”之前,应该先探索它的出土地“尼雅遗址”。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4)

尼雅古城遗址(图据:黄锦前)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北 100 余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1988年和1990-1997年间,中日联合进行尼雅遗址考古调查、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全面揭开了这处被誉为“东方庞贝”的沙埋遗址的神秘面纱。根据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确定尼雅遗址即史书所记汉代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最终废弃于 4 世纪末 5 世纪初。

据考古调查,在尼雅河尾闾南北长约 30公里 、东西宽约 5 公里狭长的区域内,散布着规模不等的房屋宅院、佛塔、寺院、城址、作坊、田地、墓地、果园等遗迹约百余处,清理出大量建筑构件、汉文、佉卢文简牍文书、佛教壁画、钱币、陶器、木器以及料珠、珊瑚等各种饰物。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5)

尼雅遗迹的“地标”——佛塔。(图据:新华网 史依灵)

而1995年发掘精绝王及贵族墓地,出土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为代表的锦绣华服等稀世珍品,是20世纪尼雅考古中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那时,中国考古队员发现这座墓地部分棺木已经暴露在外,经过常年风沙吹蚀,木棺已经有部分糟朽。为了保护该墓葬,考察队将墓葬整体运往乌鲁木齐,在安全的条件下,开始了清理工作。

开棺·惊奇

打开棺盖,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内并排合葬着一男一女,棺内有众多的随葬品,种类丰富,保存状况很好。

墓主人是45岁左右的男性,身高164左右,这一身高在当时算中等身材。男子下葬时,身着白绢套头长衫,裤子,外穿长袍,所穿服饰的边缘都用各式锦缎装饰,能辨认出的有“文大”锦,“延年益寿,常保子孙”锦,“宜子孙”和“安乐绣”等锦。头下枕着长方形绛红色的锦枕,上面有“安乐如意长寿无极”字样。在他的右侧放置了弓、箭、弓袋、箭袋和木叉,木叉上还缠绕着刀鞘、锦帽等。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6)

尼雅遗址出土的“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图据: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文物——“五星锦”,来自于该男子右臂上系着的,用织锦做成的护臂。该护臂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下有6根绢带,是古人射箭时保护胳膊的护具。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7)

“五星出东方”锦出土时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有两行相同的8个篆体汉字,内容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中国”都是后来才有的文字,当时为何会有这一的字出现呢?

据专家解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古代星占学上常见的占辞。《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汉书》《晋书》《隋书》《新唐书》天文志以及《开元占经》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五星”在古代指岁星、荧惑、镇(填)星、太白和辰星。秦汉以后,因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8)

“东方”是中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及中原,即四裔之中的华夏地区。五星“积于东方”和“五星出东方”是指五大行星在某段时期内,在日出前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

所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五星共见于东方,利于中国。

但由于五大行星周期性围绕太阳公转时间不同,五星聚合一处的天象非常罕见,因而引起古人的好奇与重视,把这种天象附会上某种“天意”,认为是天降祥瑞,大吉之兆,如《文献通考》就有“周将伐殷,五星聚房”之说。

同时,此锦在缭绕的云气骨架中,穿插了祈求风调雨顺,祥瑞太平的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禽瑞兽;织造采用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线,呼应阴阳五行。花纹流畅自如,极为华丽,代表了汉代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9)

汉代蜀锦的五色经线

再看女性墓主人,她的左侧放置着一件木叉,上面裹着毛织物,虎斑彩织锦袋,帛鱼和皮革的小圆木桶。女子身着棉质长裙,外套百褶边的红娟长袍,随身佩戴料珠项链,其中还有四颗精致的蜻蜓眼料珠,头下枕着的是“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

随葬品中还有一些生活物品放在墓主人的脚下,几件木质的杯子、木盆子,两件陶罐,尤其是其中一件陶罐,颈部用墨书写有汉字“王”。结合棺内其他丰富的随葬品,墓主人穿着的华贵服饰,种类多样的丝织物,推测墓主人系精绝国王继承者。

顶端·织锦

尼雅古国,在历史上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精绝”。

精绝国是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彼时的精绝,虽是弹丸之地,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之处,商贾云集,繁华富庶。几百年后的唐朝,玄奘取经东归路过此处,却只见“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已不见往昔繁盛。史书中寥寥数笔,没有记载它何时消失,只留下莽莽黄沙和一个遥远的传说。

既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出土于这个丝绸贸易频繁之地,那么这件文物在织锦技术上属于怎样的地位呢?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曾打过比喻,“如果说,‘锦’是站在丝织品鄙视链的顶端,那么,‘五星锦’便是站在‘锦’的鄙视链最顶端。”他解释道,丝织品有绫罗绸缎,还有绮纱素绢等,其文字大部分都使用了绞丝旁,只有锦是金字旁,代表着其价如金。

该织锦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色彩绚烂,精致无双,是汉代织锦技艺的最高代表。这类风格和题材的织锦,在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0)

用于复制五星出东方锦的汉代勾综提花机

“欲织汉锦,先制汉机。”赵丰曾带领团队用复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西汉提花机,成功复制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成为业界首例对“五星锦”的原机具、原工艺、原技术复原。涉及10470根经线,84片花综,2片地综,经线在错综复杂间丝丝入扣,历时1年多最终完成。

其实,在此之前也有其他机构做过“五星锦”的复制工作,但都不是用汉代织机来织造复原,并非原技术、原工艺。赵丰曾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部分残片的宽度,远小于其织造时织锦的真正门幅。若只复制出土部分的织锦,大概只需要三四千根经线即可,结合织造技术,其难度相对会小很多。但若复原整幅织锦,需要一万多根经线在一台织机上,涉及到的整经、穿经、提综、开口等多个技术点的难度,而且对整幅织锦的复原需要更充分而有力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在不知道残片以外信息的情况下,过往普遍的做法是将出土残片的图案进行简单的循环重复。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1)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纹样及文字复原

此外,织造过程也很困难。“五星锦”其经线密度极其大,是赵丰当时所了解的汉代织锦中密度最高的,50厘米的门幅里有一万多根经线,也就是说每个厘米的织物都要接纳两百多根经线。经线密度之高,加上织物纹样之复杂,使得需要使用的综片数量急剧上升。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2)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复制过程中84片纹综错综复杂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成都老官山出土的原织机上有19片综框的位置,真正留下来的其实只有5片,而该件的纹综有84片,这意味着整个综片所占的位置会很长,提花时,综片的提落、经线的上下交替都会变得相当复杂,第一片综片和最后一片综片间隔了一米多的直线距离,虽然第一片综片提起时开口是很清晰的,而最后一片综片提起时,前面的开口相对就很模糊了。对于织造来说,这很难织并极其容易出现差错。所以经线的根数、综片的数量之多都是织造技术上的大难点,“错综复杂”、“丝丝入扣”这些词其实就是对织造场景的形象表达。

出征·南羌

其实,与该护臂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件“诛南羌”织锦残片。

经比对,二者为同一锦料的两块断片。通过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表明,铭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诛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文字押韵工整。纹样风格酷似“五星锦”的另一块织锦(现藏于英国)上织有“琦玮并出,中国大昌,四夷服诛,南羌乐安定,与天无疆”,二者内容相似,年代也应近同,可以佐证和对读。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3)

“诛南羌”锦残片(左)

所以,该铭文的意思为:五星同时见于东方,利于中原王朝征讨南羌的军事行动,表示此次伐羌必得成功。铭文叙事的中心为“诛南羌”,其中心思想和基本落脚点在于“四夷服”,即四裔安定天下太平。这也是“利中国”的深层次含义和真正内涵所在。通观全文,其基本立意是以天降祥瑞之兆利于中国寓意吉瑞和吉兆,是汉王朝祝祈讨羌行动的顺遂和四夷臣服,以期“与天无极”,系祈寄祥瑞之词。

若再深入探究,该铭文与西汉王朝的赵充国将军有很大的关系。《汉书·赵充国传》中有记载的西汉王朝的一次讨伐西羌的战争。汉宣帝时,先零等羌族部落联合反汉,老将赵充国领兵伐羌,恰逢五星连珠天象出现,汉宣帝认为是天降祥瑞,于是颁诏曰:“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4)

赵充国像,取自丁尚德绘《汉后将军营平候赵充国》

据颜师古注解的,援引张晏言:“五星所聚,其下胜。羌人在西,星在东,则为汉。”史籍记事与织锦铭文吻合,措辞也相近同。“蛮夷”即锦铭的“南羌”,指居住在以河湟地区为中心的羌人。这为确定织锦的年代提供了参照。

《史记·天官书》记载,在汉高祖刘邦入咸阳的次年五月,曾出现过五星连珠的天象:“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赵充国率军平西羌叛乱,汉宣帝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星占术语用于督促、鼓励对羌人作战的诏书中,更进一步说明汉王朝对这种奇特天象的高度重视,将“汉之兴”附会于五星聚会天象的出现;同时也可见皇家对星占术的绝对话语权,以及当时天文星占对汉帝国军国大事决策的重要作用。织锦铭文应即当时汉王朝强调天人合一、皇权神授、王朝的神圣性与合法性以及独尊儒术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织锦五色——青赤黄白绿,分别与五星的“岁星、荧惑、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一一对应,把阴阳五行学说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具匠心。织锦上的茱萸花纹、云气纹、太阳太阴(即日月)也是当时神仙观念的体现。

红星新闻记者 曾琦 编辑 曾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看似神秘 看展神秘的(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