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临沭县公共文化服务激活文旅融合)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送戏下乡送到田间地头,公益电影放映在群中家门口,海量图书摆上农家书屋的书架上,威风锣鼓、移动音箱送到全县文艺骨干队伍中……在临沭县,蓬勃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多样的文化服务,这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正点亮群众的文化生活,照亮群众的精神世界。

临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临沭县公共文化服务激活文旅融合)(1)

提升资源利用,推动文旅场所管理共享化。以共建为着力点,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成立文旅投资公司,建成A级以上景区7家;以合办、联办、冠名、捐助等合作方式,筹集史丹利群众文化活动基金30万元,金明寓公司投资建设沭河古道风景区,金沂蒙公司建设职工文化大礼堂,沂蒙老区酒业集团打造酒文化博物馆和工业文化旅游示范点。以共管为突破点,有效提升文旅管理水平。旅游特色村山里村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游客服务中心的设施建设与管理融为一体,避免重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提升供给能力,推动文旅产品配送精准化。年均采购送戏下乡400场、公益电影3000场,覆盖全县236个行政村。分18批次,配发移动音响1214台、锣鼓家什212套、电脑1026台、演出音响76套,书架100组、图书59500册。编辑出版《临沭文物》《临沭记忆》《临沭民歌》,创作《我的家乡》《美丽临沭》等歌曲推送景区播放。依托柳编、绒绣、蓝莓、花生、地瓜等名特优地产,开发“临沭伴手礼”,提升临沭知名度美誉度。

临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临沭县公共文化服务激活文旅融合)(2)

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文旅设施建设标准化。实施长效奖补政策,针对新建城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记忆馆、乡村大舞台、乡村景区化建设给予1—10万元不等的补助。目前,全县建成基层文化服务中心268处、乡村记忆馆70处、文化广场300处,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域旅游建设、群众满意度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考核范畴,提升工作主动性。

提升创新意识,推动文旅项目培育品牌化。成功打造了9大特色文旅服务品牌。舞蹈《打花棍》、歌曲《柳乡姑娘》成功入选“山东省群众新创文艺优秀作品”。策划推出8条旅游精品线路。朱村沂蒙支前馆、滨南红色文化纪念园入选“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家革命场馆特色展陈推介名单”。朱村、陈巡会村入选“山东省100个红色文化特色村”。(陈晓婷 王靖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