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丁材

过去,莘县的版包括了历史上莘县、观城县和朝城县的全部,范县和濮县的一部分,堪称是一个组装式的大县。正因为如此,今日莘县境内旧县城和古县城遗址特别多。除莘县县城、朝城县城、观城县城、旧范县县城(今古城)外,尚有发干县城(今河店镇马桥)、河牧县城(今古云镇铁庙)两处古县城遗址。另外,据一些史料显示,莘县城附近历史上还曾存在过定远城、卫国城、武阳城、斗城、冈城和河牧城。

莘县城

“莘”,意思是众多。古时今莘县北部一带地广人稀,草木繁茂。夏初,这里形成了人群聚居的部落,便以“有莘”命名。夏末,有莘部落变成了莘国,隐士伊尹曾躬耕于有莘之野,后来被商汤聘为宰相,伊尹助汤灭夏,奠定了商代基业。商、周两代,此地一直被称为“莘”,属兖州之域。春秋时期,莘地北部属齐,南部属卫,卫宣公之子伋、寿被杀之地就在莘野。晋军攻齐,也是经莘地长驱直入,直达今之沂蒙山区。战国时期,莘地属齐,史书中说莘地在“齐之西鄙”,与魏国毗邻。齐魏马陵之战,齐军进退皆有莘地经过,马陵之战遗址就在莘县大张家镇辖区内。对此,《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明确。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

夏商有莘之野区位图

秦代,莘地系东郡辖区。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

隋唐时期武阳郡及莘州四县区位图

汉初,莘地建县,县名“阳平”,属兖州刺史部东郡管辖。汉宣帝时丞相蔡义为阳平候,阳平县又有了侯国之名。后齐时改阳平为乐平,隋开皇六年复称阳平,两年后改为清邑。又过了8年,设莘州,州县同治。隋炀帝即位后,撤州,改县名为“莘县”,这是“莘县”之名在历史上的首次出现。唐武德五年复设莘州,仍是州县同治。5年后废莘州,存莘县。此后,莘县之名一直沿用下来,与朝城、观城、范县并存,但辖域较小,只包括了今之莘县版图东北部的部分地区。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3)

民国时期莘县、朝城、观城、范县、濮县及周边区划图

1949年9月,原属朝城县的张鲁、王奉一带划属莘县。1956年3月,朝城及以北之地皆划属莘县,莘县版图进一步扩大。1958年12月,莘县建制撤销,除王奉、燕店两区划归冠县外,其余辖地全部划归范县。1961年7月,莘县建制恢复,辖区未变。1964年4月,金堤以北原属范县之地除范县县城(新城)和金村、张扶村两村外全部划归莘县,今日莘县之版图至此形成。

朝城县城

今朝城一带,夏商周三代属兖州之域,春秋时属卫国,战国时系魏地,秦代为东郡所辖。

汉初,此地始建县,县名东武阳,属东郡。因当时县城位于武水之北,故称“武阳”。为与其他地方的武阳相区别,又加“东”字,称“东武阳”,有东郡武阳县之义。

王莽篡汉后,为了克服人们怀旧心理,刮起了一阵郡县易名之风,东武阳改名武昌。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4)

曹操

东汉初,武昌复称东武阳。东汉末,因东郡郡治顿丘(今濮阳)屡受匈奴侵犯,被迫将郡治移至东武阳。东汉初平三年(191年),袁绍荐举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即在东武阳。第二年,匈奴黑山军于毒等攻东武阳,曹操采取声东击西之策,迫使黑山军解围而去。兴平初年,曾任青州太守的臧洪出任东郡太守,也是驻守东武阳。曹操围困张超,臧洪求袁绍发兵相救,袁绍拒绝,二人从此矛盾。兴平二年(195年),袁绍率军攻东武阳,臧洪督军坚守,誓死不降,最后城破被杀,可见当时东武阳已有城池且坚固难破。后人在县城西南2里处建“臧洪太守墓”。金代追谥臧洪为“英烈侯”,并将其与同时被害的东武阳人陈容一起建祠供奉,人称“二贤祠”。

三国时期,东武阳属阳平郡(治所在今大名)。南北朝北魏时省去“东”字,直称“武阳”。唐贞观十七年(689年),复置县名“武圣”。唐开元七年(719年),更名为“朝城”,这是朝城县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朝城县西北、东南狭长的地形也由此形成。至于为何称朝城,最普遍的说法是因为春秋时期齐桓公曾在此筑台会盟诸侯朝见周天子。唐末(906年),曾一度恢复武阳之名,但五代后唐时仍定名朝城县。此后,朝城之名沿用未变。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5)

李存瑁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瑁起兵后,曾将朝城作为驻军中心,并在朝城聚集谋划与后梁决战。他喊出的口号是:“大丈夫得则为王,失则为虏,行计决矣!”一切准备就绪后,他采取破釜沉舟方法,下令部署将家眷全部送往魏州,自己却在朝城西野亭与刘皇后及子女洒泪告别,说:“事势危蹙,今须一决,事苟不济,无复相见!”随后渡河南下,与后梁军战于东都汴州(今开封),终于灭梁。

宋代,朝城属大名府魏州。元初,朝城属东平府,至元五年(1339年)改属濮州。清代,朝城属曹州府。民国年间,朝城初属山东济西道,后属东临道,撤道后属聊城专区。1943年撤朝城县,设观朝县,治所在朝城。1944年恢复朝城县。1943年,朝城县北部一带又曾设“南峰县”。1953年,再设观朝县,县治仍在朝城。1956年,观朝县撤销,北部划归莘县,南部划归范县,朝城作为县治的历史到此结束。此后,朝城先后为莘县的区、公社、镇驻地,以至于今天。

观城县城

观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夏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夏代,此处有个斟观国,《山东通志》“观城”条下说:“古为灌国,亦作观。”禹之前,王位实行的是禅让制,自禹将王位传给其子启以后,世袭制由此沿用了数千年。启的儿子武观不听管束,启便将他流放到比较荒凉的河西,即斟灌一带。后来,武观在河西叛乱,启派兵将其平息。因“灌”与“观”同音,后来人们便将斟灌称作斟观。简称“观”,筑城之后便称作“观城”。

商代和西周时期,此处称观国。战国时期,观属魏。齐国田寿率师伐魏,曾围观。50年后,齐军再次打败魏军,也曾到达观地。因其地势低洼,故又有“观泽”之称。

秦代,观地属东郡。

汉代建县,此处曾设畔县与观县二县,后合二为一,称“畔观县”。“畔”与“叛”同音,县名畔观,可能与武观曾经叛乱有关。《山东通志》说:“畔观,即古斟观,汉置县,属东郡。”王莽时,忌讳“畔”字,将县名改为观治。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6)

王莽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将周文王少子姬封(即康叔)的后裔姬角封于观。因姬角原为卫君,故观治县也改称卫公国,简称卫国。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7)

刘秀

三国时期,卫国系魏地,属阳平郡。

晋代,魏国改称卫县,属顿丘郡。

南北朝北魏时期,称卫国县,仍属顿丘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改称观城县,属武阳郡,观城县名首次出现。

唐代,观城县先后隶属武阳郡、魏州、澶州。

宋代,观城县属开德府,

金代,观城县属开州。

元代,观城县属濮州。

明清时期,观城县先后属东昌府、曹州府。

民国时期,观城县先后属东临道、曹濮道。1928年道废,直属山东省。

1943年,观朝县设立,观城降为区。1944年,观朝县撤销,观城县建制恢复。1953年,复建观朝县,观城降为镇。观城作为县级建制的历史到此为止。

旧范县县城

范县,原属山东省,1964年,为解决水利纠纷划归河南省。范县县城于1957年西迁至樱桃园新址,旧范县城改称古城,现今莘县古城镇驻地。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8)

范县政区图

范县的历史也很悠久。

远古时代,范县一带是颛顼氏故墟,属兖州之域。

夏代,范地为古昆吾国辖地。颛顼氏之后祝融的孙子名顾,曾居于此地,他所领导的部落便以“顾”为名。后来部落名变为地名,再变为国名。

商、周两代,此地称顾,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此地称范,因濒临范水而得名,为鲁国之邑。

战国时期,范地属齐。史载“孟子自范之齐”,即此地。

秦代,范地改名范阳,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

汉代,范地设县,名范县,属兖州刺史部东郡管辖。王莽时改名建睦县。东汉时恢复范县称谓。

三国时期,范县属魏,隶属兖州东平国。

隋代,范县属济州。

唐代,范县先属濮州,后曾置范州,不久仍属济州。

宋、金、元三代,范县属濮州。

明代,范县属东昌府。

清代,范县先后属濮州、曹州。

民国时期,范县先后属东临道、曹濮道,废道后属聊城专区。建国时,范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范县属山东省聊城专区。

1957年,范县版图扩大,县城西迁35里至樱桃园,原县治改为古城区。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9)

莘县樱桃园镇里有个范县县城

1964年,为解决水利纠纷,范县划归河南,属安阳专区,但金堤以北除县城及城北两村外仍属山东,这样,范县城就处于莘县辖地的四面包围之中,成了一座孤岛。1975年,范县属安阳地区。

1983年,范县归属濮阳市。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0)

一脚踩着两个省

世纪之交,范县又在金堤河之南建设新城区,逐渐形成了新老城区隔河并存的局面。

发干县故城

今之莘县河店镇马桥村,历史上曾是发干县县城,发干自汉初建县,至南北朝北齐时撤销,共存在了近700年。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1)

北魏发干县区位图

汉初设县时,发干县为东郡所辖。至于为何定名“发干”,历来说法不一。“发”字在金文中的形状是以手拉弓射箭,“干”则是一种枪矛类兵器,二字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常用的两类兵器。据传说,此地历史上多树木,尤以盛产杨桑闻名。杨桑的树干坚硬柔韧,适于做弓背和枪杆,“发干”之名便由此而来。

据《汉书·卫青传》记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东骑将军卫青率军大胜匈奴右贤王,俘获将士1.5万人,牲畜十余万。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三子皆封侯。其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县由此成为卫登采邑。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2)

卫青

三国魏晋时期,发干县属阳平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都于滑台(今河南滑县)、广固(今山东青州)的南燕曾将幽州治所侨置于发干,使发干一度担起了州治的虚名。

北齐时,发干县废除,发干作为县治的历史结束。

发干县城的故址,当为今莘县马桥无疑。《续山东考录》说:“发干县故城在(堂邑)西南三十许里。”此地正是马桥。清嘉庆《东昌府志》说,堂邑,汉为发干、青二县地,属东郡。可见,发干建县早于堂邑,北齐撤县后才将其部分辖地并入堂邑县。马桥一带地势较高,十字大街十分规整。建国后,这里曾出土过古瓷器、古房瓦、人畜骨骼,发现过古井,这些极可能是发干故城的残留物。近年马桥一带出土的唐代墓志上隐约有“马明府”字样,也说明马桥历史上不是一般的村镇。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3)

发干县故城遗址碑

宋、金、元三代,马桥都是莘县辖下重镇。明清时期,马桥故称“马桥镇集”,属弇山乡。近年,有关部门在马桥南刻立发干县故城遗址碑,以为纪念。

河上县故城

今之莘县古云一带,历史上曾设河上县。河上县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设,历时10年撤销。县城位于今古云镇铁庙村一带,历史上曾称“古城店”。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4)

《水经注疏》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黄河改道东流,经濮阳南、鄄城北、莘县古城(旧范县治)南折而向北,至莘县城东南角流向东北,这一流向,历时近千年。今之莘县辖地,当时大都处于黄河的这个大弯套之内。北魏初期,割卫国县地在临黄县集(今范县白衣阁)一带置临黄县。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撤临黄县复归卫国县。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临黄县。北齐撤销临黄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开皇十六年(596年),划临黄县地置河上县,属濮州。大业初年(605年)区划变更,河上县建制撤销。《元和志》载:“河上故城即河牧城。”《方舆纪要》中说,河牧城在观城县境。今之古云镇铁庙村历史上隶属观城县,与此说正相吻合。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5)

《左传·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

认定古云镇铁庙村是河上县城故址,还有以下史料可为佐证:《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七说:“观城县河牧城当在直隶清丰县东境。”铁庙所处的正是这一位置。《水经注疏》和《黄河志资料》中说,隋唐之前,浮水(上游称澶水)由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流向东北,经河牧城流往委粟津(今朝城东南),然后向东流入黄河。照此路线分析,河牧城就在铁庙一带。《左传·隐公五年》说:“郑人侵卫牧。”就是郑军侵入了卫国的河牧之地。观城旧志中记载,城南二十里“古城店即铁奶奶庙”,也说明今之铁庙即为古城店(即河上县城)旧址。据铁庙村老人说,自古以来,河水皆由铁庙西南向东北流淌,古浮水也是这个流向。铁庙村以前曾出土过陶罐、铜钱等文物,还挖出过古城墙遗迹,这都是铁庙曾为古县城的有力佐证。

定远城

定远城,位于莘县大王寨和吕村之间,今存有城墙痕迹。

据当地人传说,此处为宋代定远县故址,“包青天”包拯就是在这里开始官场生涯的。至今大王寨一带广传有包公为民除害的故事。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6)

包青天

当时,红眼江岸边有一个大沙岗子,草深林密,地形复杂,常有盗贼出现,图财害命。周围百姓既恨又怕。有一卸任官员携家眷由此乘舟而过,至江中被杀,财物被掠走,官府查无踪迹。

时值包拯来任。他决心惩办凶手,消除遗患。于是,包拯微服私访,精心查证,终于将恶贼张龙、张虎查获正法。此后,附近很久相安无事。

现在两村之间有一大坑,俗称“奸坑”,相传为当年包公杀贼之处。卫国城

卫国城,位于原观城县、今观城镇境内,原为夏太康第五弟封国即古观囯地,周改称卫国城,汉后为卫国县城。据考,古卫国城在今观城镇西南方向。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7)

夏太康

武阳城

武阳城,原为顿城,汉代英烈候臧洪、曹操等为东郡太守治于此。北周于此治武阳郡,故又称武阳城,隋朝开皇年间废。故城址广衍,至今遗迹尤存。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8)

臧洪

斗城

斗城,莘县旧志中说,斗城在县城西南七里,其旧址大约在今莘县焦庄、东毛坊一带。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19)

蔡义

据史籍记载,六国时,斗城为屯兵招戍处,相传为汉阳平县旧治。昭帝元平元年,封丞相蔡义为阳平候在这里。后来,为一处古遗址,因其规模较小,由于形状如豆,后世遂称“斗城”,“斗城捧月”为莘县旧志所列八景之一。

冈城

冈城,位于莘县北部,战国末期,秦昭王曾将今之莘城一代作为其丞相蔡泽的封地,封号为“冈成城”,后简称“冈城”。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0)

蔡泽

蔡泽,战国时燕国人,曾游说各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相范睢以进攻赵国不胜失意,蔡泽劝说范睢辞退,被任为相国,献计秦昭王攻灭西周。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1)

范睢

几个月后,蔡泽辞去相位,封冈城君,居留秦国十多年。

河牧城

河牧城,位于今莘县朝城镇西、观城镇北。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2)

隋开皇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这里置河上县,大业初,并入林黄县,故城渐无踪迹。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3)

高铁新城

然而,现在的莘县隶属山东省聊城市管辖,地处山东西部,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莘县属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的东部县市,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配套联动机制,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叠加区域。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4)

京九铁路

莘县交通便利,东依京九铁路,北靠济邯铁路、济聊馆高速,德商高速已经通车,莘南高速、青兰高速已建成通车,河南范辉高速途径莘县古云镇,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5)

郑济高铁莘县站位置

不久,郑济高铁也将设莘县南站。通车后,莘县到达济南、郑州等大城市可以方便快捷。

未来的莘县,必将厚积薄发,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大的生机活力即将喷涌!

高铁新城片区最新规划图(过去这个县拥有十二座城)(26)

高铁新城规划图

我估计,未来的莘县也很有可能变为一个县级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