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

哈佛庭院西边正对约翰·哈佛坐像的,是约翰斯顿门。

这是哈佛大学的第一个大门,也是哈佛大学的主校门,是由哈佛哈佛1855级的毕业生、大资本家塞缪尔·约翰斯顿捐赠1万美元修建的。大门两侧的立柱顶部,一边雕刻着哈佛校徽,另一边刻的是马萨诸塞州徽。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1)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2)

大门采用了殖民复兴时期的的建筑风格,有着独特的质地、颜色和结构,是建筑业的一朵奇葩,被称为"哈佛水湿模砖"。之后的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初,校内的建筑基本都沿用了这一风格。

在大门的两块饰板上,记录着学校最早的建校历史。修建这座大门用的砖块,有很多是从1764年的火灾中抢出来的,——“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中国古人的这句话,在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的哈佛,也被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此时,又想起方才在麦基恩大门上看到的哈佛校训“VERITAS”——“真理”。是的,谬误的表现形形色色,而真理,到了哪里都是一样的,也都是很多智者所勇于追求的。就像苏格拉底,他毕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

约翰斯顿门平常是关闭的,是一道“只出不进”的门,只有在每年新生入学和举办毕业典礼时,这扇大门都会敞开来迎送。平常人们出入只走两侧小门。

这座门看起来没有多大,但从这里走出去的人物很大——8位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1)、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1)、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4)……

哈佛的校园没有院墙,却有多达几十座大门。走在校园里,一不小心就碰上了某届校友捐建的校门。看看这些大门的说明,哈佛的历史就能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3)

位于查尔斯河南岸体育馆区的一个门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4)

这些门没有一个是多么雄伟壮观的,但你千万别小瞧它们,每一个门的后面,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890届门也叫戴克斯特(Dexter)门,是母亲约瑟芬·戴克斯特(Josephine Dexter)为纪念儿子塞缪尔·戴克斯特(Samuel Dexter)而捐资修建的。

塞缪尔·戴克斯特是1890届校友,在学期间表现优异,还当过学生会主席。可惜天妒英才,毕业4年就英年早逝了。

1908届的毕业生,共捐资修建了4个门。其中有一个叫埃利奥特(Eliot)门。

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是一位传奇的校长,是哈佛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长达40年。

他任职期间,实行了选修课、入学考试标准化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Radcliffe College)以推动妇女教育,这些在哈佛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08届是埃利奥特校长在任内毕业的最后一届,该届校友们于是修建这座门来纪念。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5)

布拉德斯特里特门建成于1995年。两年后,在门上刻“1997”,以纪念女生入住哈佛园25周年。

安妮·达德利·布拉德斯特里特(Anne Dudley Bradstreet)是北美第一个出版诗集的诗人。

我想,每一位哈佛女生,通过这道门出出进进时,都会想起这个伟大的女性,为她自豪、同时也为自己是哈佛人而自豪的!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6)

约翰斯顿门南侧是马萨诸塞楼(Massachusetts Hall)。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7)

这不是一幢普通的楼,它是哈佛学院最古老的建筑。1720年建成时,主要是学生的私人研究室,有64位学生分住在32间宿舍里。独立战争时期,这幢楼里曾经驻扎过美国士兵。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8)

在这栋宿舍楼住过的学生中,不乏像第一个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字的约翰汉考克、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自由之子的领导人塞缪尔亚当斯这些如雷贯耳者,当然,也有不少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杰出人物。

诸塞大楼的南边,是建于1872年的马修斯大楼(Matthews Hall),是以哈佛学生——波士顿的内森·马修斯命名的,这栋漂亮的大楼,现在用作学生宿舍。

马修斯大楼的门前,是哈佛老庭院的南侧,园内大树葳蕤,十分幽静。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9)

与马修斯大楼相邻的是格雷斯大楼,建于1863年,又叫灰色大楼(Grays Hall),也是学生宿舍。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10)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11)

大门左手边是哈佛楼(Harvard Hall),位于马萨诸塞楼对面。据说最初为木质建筑,三十年后楼体腐烂被拆毁重建。最初,哈佛先生捐赠的图书全部收藏在该楼的图书馆内。

1764年,天花疫病在波士顿肆虐,地方议员转移到剑桥市并借用此楼办公,不慎酿成火灾烧掉大楼,这些藏书在一夜间化为灰烬,只幸存下来一本。

老庭院的西南角是达德利楼,建于1925年,是学生活动中心,绘有哈佛校徽的旗子悬挂在楼门上方。

从约翰斯顿门的侧门走出,来对面的教堂,

这是剑桥的第一教区(The First Parish in Cambridge, Unitarian Universalist)。

教堂的侧面,矗立着美国政治家、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查尔斯·萨姆纳的铜像,他是一名学术律师,也是一位强大的演说家,后来成为了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制力量的领导人,美国废奴运动的领袖、激进的自由主义者。

走到奥本山街角看见一座像城堡一样的大楼,

这就是“哈佛讽刺城堡”,是著名的《哈佛讽刺》(The Lampoon)杂志的编辑部所在地。

 《哈佛讽刺》是由哈佛学生主办的一种讽刺、幽默杂志,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在全美都很有影响。

作为一座历史性建筑,“哈佛讽刺城堡”在1978年被登上了美国国家历史建筑的名册。

楼顶上有个大鸟雕塑,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那是一只铜制的朱鹭。

哈佛大学著名建筑简介(哈佛大学之哈佛广场和哈佛庭院)(12)

朱鹭是埃及神话中的灵鸟,象征着智慧和渊博的知识。

自从1909年建成以来,这只大鸟的奇遇着实不少。一份叫做《哈佛紫报》日报的,多次将朱鹭“偷”走,还大肆渲染说朱鹭是自己逃走的,因为它不堪《哈佛讽刺》编辑的“虐待”,而他们对“可怜的”朱鹭的“解救”,是正义的人道主义行为。

甚至,《哈佛紫报》在2001年还将这只朱鹭送到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暂时躲藏起来。因为朱鹭是一种濒危动物,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种鸟类,而且中国加强了对朱鹭的保护,使朱鹭从1981年的7只增加到2001年的270只,所以,他们认为中国才是朱鹭最好的家。

朱鹭在清华呆了2个月,于3月又被清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同学们移交给《哈佛讽刺》。 

清华大学为此还举办了一个隆重的移交仪式。

在这个仪式上,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说:“哈佛大鸟今天从清华校园飞走了。但是,这只大鸟所象征的智慧、生动、活泼、自由、风趣的精神将留在这里。”

确实,朱鹭是稀有的物种,智慧和渊博的知识这两样东西也是人们最珍惜、最想拥有的,争来夺去,也在情理之中!

想起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拉丁原文: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us VERITAS.),再看看这校园里的陈设,觉得真理、智慧和知识这三样东西,应该就是这所世界级著名高等学府所推崇和追求的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