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

在隋唐演义系列小说中,最受书迷推崇的角色,除了秦琼、罗成和程咬金这三大主角之外,其他的顶级高手,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尽管隋唐英雄名将的武评榜版本众多,但是从李元霸第一,宇文成都第二,裴元庆第三,雄阔海第四,伍云召第五这个顺序,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然而这五大顶级斗将,除了裴元庆之外,其他人并不属于秦琼弟兄所在的瓦岗英雄阵容,可即便如此,却很少有人说瓦岗诸多将领本事不够,像是单雄信、王伯当等人,也都是书中响当当的名将。因此,瓦岗英雄中,虽然在榜单上排名极为靠前的人不多,但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大多数能征惯战的将领,还是集中在瓦岗山的,否则瓦岗的实力也不可能那么雄厚。因此,大多数小说都给瓦岗军设计出了五虎将,尽管人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除了隋唐十几条好汉榜单上的超级战神外,其他将领在瓦岗五虎将面前,还是没有任何便宜可占的。

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1)

而在这五虎将中,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就是被称为绿袍大帅的王君可,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此人的实力在不同版本中,地位有着巨大的反差,在个别书中,他属于纯粹“打酱油的”,但是在有些书中,比如《兴唐传》,王君可的实力也是可以跻身十几大名将排行榜的。而王君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的人设造型,那就是绿袍金铠大红马,手使青龙偃月刀,再给他一副红脸长髯,俨然就是关公再世。而这种设定,也几乎是所有传统评书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传统小说中,没有一个类似于关羽造型的大将出现,这书就不可能受到欢迎,即使是贵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也有关老爷的嫡传子孙大刀关胜,更不用说其他作品了。比如《杨家将》中有岳胜,《说岳》里有关胜的儿子关铃,《明英烈》塑造出了一个傅友德,《曹家将》的主角曹克让更是小关羽。所以在隋唐书中,王君可就成为了关公担当。(也有些版本将这个任务给了花刀将魏文通,但魏文通终归是反面角色,所以大家更认可王君可山寨武圣人。)

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2)

既然是关老爷代言,那王君可的本事一定不会差,所以他在瓦岗山排进五虎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再考虑到瓦岗群雄中,用枪的居多,用特殊兵器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单雄信的金钉枣阳槊,程咬金的宣花大斧,裴元庆的梅花亮银锤,尤俊达的五股托天叉,秦琼的熟铜锏,以及齐国远的纸糊超大号大锤等等。而作为武将常用的大刀,在瓦岗山中,也有大量的背景角色,诸如贾润甫,柳州臣,金甲,童环等人在使用,但只有王君可的刀法最突出,所以,称雄踞五虎将的王君可是瓦岗第一刀,也绝不夸张。但归根结底,王君可不是主要人物,他只能在有限的登场时间里展示自己的风采,而后便不知所踪。按照大多数隋唐续书的逻辑,王君可都跟随众家兄弟投靠了大唐,成为李世民手下的名将,最终的结局也是给后来更强的敌人“送人头”,以突显敌将的威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薛家将》中,王君可死在辽东盖苏文的飞刀之下。

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3)

但是,有一个版本却不太一样,那是《兴唐后传》里,王君可并没有跟随瓦岗群雄归顺大唐,而是选择了告别沙场,在家乡当起了富家翁。可这种重要角色,不可能让他一直安逸下去,所以在罗通扫北的征程中,王君可再次出现了,只不过罗通扫北是以瓦岗群雄后代为主角的小说,王君可自然也不可能出更多的风头,他的儿子,大刀将王永安就成了罗通扫北故事中的关公代言人。而王永安的登场,也离不开程咬金这个贯穿小说始终的“书筋”——话说程咬金在被北国兵将打得落荒而逃后,意外地跑到了王君可家中,念及瓦岗兄弟旧情,王君可招待了程咬金,但是,他不想让儿子上战场冒风险,所以特意警告老程,别将自己的儿子忽悠到战场上去。可问题是,王永安练成了一身武艺,早就想到两军阵前立功扬名了,所以在半夜时分,王永安主动找到程咬金,要跟他偷着跑出家门,到唐营效力。

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4)

程咬金当然需要这个侄子的本事,于是这一老一少连夜跑向了战场,去给其他被困的唐军大部队解围,这时,王永安强势的神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围困唐军的北番兵将,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将,也有些措手不及,但看他敢单刀匹马踹营,来头自然不小,于是,北番四大猛将齐齐上阵,围攻王永安。这四大猛将的名字就非常“评书化”了,分别是拿双鞭的红猛,用双锤的蓝猛,使大枪的黄猛,抡大棍的黑猛。也别看他们这些名字如何,反正一看兵器就知道不一般,但是,王永安面对这四大猛,一刀一个,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战斗。敌人一见来将如此凶悍,立刻派上了比四猛更强的陀普四兄弟,分别是陀普宽、陀普汉、陀普藩、陀普端(名字倒是挺押韵,但也明显是凑数的)。王永安对这四大猛将依旧是照方抓药,一刀一个,瞬间解决战斗。从此,大刀将王永安名声大振,唐军也因为他的神勇,得以脱困,王君可最后也没办法,跟着儿子,一起扶保起了大唐。

隋唐瓦岗九将(隋唐故事瓦岗第一刀)(5)

这就是瓦岗第一刀王君可的大致故事,他的儿子王永安更勇,只用八刀,就狂劈北国八猛将。当然,说来说去,这都是小说的虚构,因为在历史上,没有王君可这个角色,他的原型叫王君廓,这个王君廓也的确是唐朝开国名将,以骁勇善战闻名,最经典的战例是13人大破万千敌军。但王君廓的人品一般,反复无常,有点墙头草的性质,最终在大唐混不下去了,叛逃异邦,途中被流民野寇袭杀,下场惨淡。然而,对比小说和历史就不难看出,虽然小说中的王君可形象更加高大,与历史上真实的王君廓差别不小,但实在不应该盲目地认为,王君可在小说中的设定是无稽之谈。因为有一个最简单而又前线的道理,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如果没有隋唐小说中的王君可,又会有多少人去关注历史上那位威猛震天,名噪一时的王君廓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