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法(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法)

1教学目标评论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法(二年级上册数学进位加法)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法

1教学目标评论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评论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数学,用数学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 加法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铺垫导入评论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 5= 9 6= 7 5= 3 3 1=

5 6= 7 8= 8 8= 4 2 1=

(二)帮小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 5= 26 32= 56 40= 43 37=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和笔算加法,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为本堂课学习“进位加”做好铺垫。笔算的最后一道题设计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欲望。】

活动2【讲授】合作交流,探究算理评论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喜羊羊的一封信: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习好伙伴喜羊羊。你们在博物馆参观中学习了不进位加的知识,我也去博物馆了,可是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 37=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比一比: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

(四)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同学指派代表发言。

预设一:用口算

1、先算5 7=12,再算30 30=60,最后用12 60=72

2、所以,35 37=72(名)

预设二: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列竖式做准备。】

预设三: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中“1”的写法。一方面结合摆小棒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竖式中进“1”的写法,如果有的学生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整合。】

(五)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出示列竖式计算的题,并对比,归纳总结方法。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评论

出示喜羊羊情境图:谢谢大家帮我解决了难题,请到我的海洋乐园来玩闯关游戏吧!

第一关: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第二关:教材第15页第5题。(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第三关:教材第16页第7题。(运用新知解决,体会数学的价值。)

第四关:猜猜星星下面都藏着数字几?(计算时,不要忘记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一。)

第五关:□里可以填几?(运用新知尝试填写,学会用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给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4【测试】当堂检测评论

65 17= 75 16=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评论

数学书16页练习二第10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