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

昨天我们说到,1960年8月,苏联又进行了一次火箭发射实验,这一次,搭载在飞船上的两只太空犬安全返回地球,时任苏联总理的赫鲁晓夫还将一只太空犬作为礼物,送给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女儿。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1)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在苏联太空犬实验取得成功的三个月后,美国也完成了自己的太空舱试验,当时已经成为美国太空计划总工程师的布劳恩决定,进行一次不载人发射试验,如果这次实验取得成功,那么进行载人航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1960年11月21日上午9点,火箭按照预定时间点火,然而仅过去了几秒钟,指挥中心的仪器突然警报声大作,提示火箭的发动机停止工作,在发射架的浓烟散去之后,原本应该已经上天的火箭,却还在发射架上。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2)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布劳恩

对于这次的发射失败,有媒体评价,美国失去与苏联争夺首次载人航空的的机会。就在美国的火箭发射遭遇失败的同时,苏联这边开始了宇航员的挑选工作。而宇航员这个词本身,也是在这个时期才提出来的:因为乘坐飞船进入太空,就如同船员坐在船上驶向大海一样。在宇航员人员的挑选上,科罗廖夫指出,除了要求候选者身体素质要好以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就是,这个人得要有亲和力。因为他代表的不只是苏联,更是全人类。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3)

科罗廖夫和太空犬

根据科罗廖夫的要求,苏联军方开始了挑选宇航员的工作,候选人会接受一系列的严格的测试,以确定各人在高温、高压 等各种极端条件下的体能。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六人入选。

在经过了半年的严格训练之后,这六名候选人才第一次见到了项目负责人科罗廖夫。科罗廖夫看着这六位候选人,明确告诉他们:他们六个人中的一个人,将代表苏联,实现人类首次进入太空的壮举。而这几名候选人不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心理条件,都十分接近,这让科罗廖夫有些难以取舍。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4)

加加林和科罗廖夫

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科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一个人脱下鞋子,穿着袜子进入座舱,这个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科罗廖夫的好感。后来科罗廖夫回忆说,他感到这位青年如此懂规矩,又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选择这个年轻人作为执行首航的宇航员。这个人就是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身着橙色宇航服的加加林登上发射台,为执行人类的的首次太空之旅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搭载着加加林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在经过五分钟飞行之后,飞船成功抵达地球轨道,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5)

宇航员加加林

科罗廖夫知道,将人类送入太空只是这次行动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宇航员安全返回。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操作飞船搭载的减速火箭,让飞船减速。按照设计,点火之后,减速火箭应该与搭载着加加林的乘员舱分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本应分离的火箭还和乘员舱连在一起,这让科罗廖夫立刻紧张了起来。

如果减速火箭和乘员舱不能分离的话,飞船就会进入高速旋转,加加林也会因此被旋转至死。科罗廖夫要求工程师对情况进行了再次核实,并呼吁大家保持冷静。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6)

加加林

所幸,在经历大气层时,让飞船两部分连在一起的电缆被烧断,返回舱终于得以释放,这才让加加林成功返回地面。历时1小时48分钟,近四万公里的飞行后,加加林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在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这位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并被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7)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加加林

在将加加林送入太空后,科罗廖夫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接着研制和发射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然而,由于长年辛劳工作,他被诊断胃癌,并在1966年的一次手术中去世。直到这时,科罗廖夫的身份首次对外公开。作为宇宙探索奠基人,科罗廖夫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人类进步的史册。

加加林进入太空是死是活(加加林成为人类首次太空之旅宇航员)(8)

邮票上的科罗廖夫

作为冷战特殊时期的产物,美苏太空竞赛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在推动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太空探索方面起到了重大贡献,在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在太空竞赛中遥遥领先,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美国压力倍增:在冷战岁月,这种压力不亚于战场上的败军之将。

那么之后,美国又是如何实现反超的呢?明天请继续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