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

情侣间常互赠礼物表达情意,在众多精美别致的礼品中,有一样历史悠久的物品,它很常见价格也不高,但要是说起它背后的含义,什么玫瑰,什么珠宝,可都比不过它,它就是我们天天见的好伙伴——梳子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1)

为什么说送梳子有特殊的含义呢?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头发还有一种别称,叫做青丝。这个优美的称呼不仅点出了头发的颜色,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个谐音,情思,而用来梳头发的梳子自然成为了寄情定情的信物。

古时候,要是你把梳子当作了送人的礼物,那对方很大可能就是你想要互许终身,白头偕老的那个人。所以说在古代,梳子可不能轻易送人。

在我们国家,梳子的历史大概和文明史一样长。早在数千年前的上古时期,梳子的故事就开始了。

上古

传说黄帝的妃子方雷氏是梳子的发明者,虽然方雷氏灵光一现,用吃剩下的鱼骨创造了第一把梳子的故事充满了上古时期独有的神话意味,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梳子与我们的关系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早得多。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2)

商朝

初期的梳子,多用玉或者象牙作为材料。商朝的第一IP女性妇好的墓室里,就出土过玉梳一件,呈扁方形,以兽面纹装饰。和后代精美细致的风格相比,这些初期的梳子还是比较简单的。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3)

妇好的兽面纹玉梳

秦汉

秦汉时期,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的大一统阶段。这种统一并不仅仅代表了地域的连接和各种制度的确立,一种共同的审美也在这时开始形成。始于战国时期的战马喜爱,在秦汉愈演愈烈——始皇统一六国,战马立下赫赫功劳;汉代安定边疆,战马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所以秦汉时期对马和马蹄形的应用相当广泛,马蹄形的梳子也是当时社会的主流。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4)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就有一件是马蹄形的象牙梳。这个时候的梳子,除了形状上有所改变,在做工的精美程度上也相较初期提升了一个台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中出土的木梳,动物浮雕纹饰相当精美。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5)

马王堆出土的马蹄梳

唐朝

唐代开始,女性们往头上插梳子的风气更盛。这时的梳子,已经不仅仅是用来整理仪容的一项工具,它还融入了装扮本身,成为首饰的一种。它还和簪、髻、钗、珠花、金钿、步摇等一并被称为中国的八大发饰。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6)

唐代周昉《调琴啜茗图》卷中的插梳仕女

唐朝元稹写《恨妆成》:“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说出了当时插梳的这种风尚。

时光推进,梳子的花样更多了,材料也更为广泛,象牙、玉、木材、金、银、都是当时的热门品类。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7)

作为插梳的唐代玉花鸟纹梳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8)

唐朝的金梳

其中,象牙梳历经多年仍旧是最热门的品类之一。象牙自带的纯净素雅白色和女士们乌黑的秀发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视觉效果非常出色。

宋朝

而唐宋以来的潮流趋势却是将象牙原本的白色染成红色、绿色等其他颜色,再附以精美的雕刻花纹,这场象牙梳的“二次加工”就算完成了。在宋朝这个空前绝后的手工业发展大时代,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为梳子染色的行当,据传叫做“染红牙梳”。

秦汉时期的马蹄梳,逐渐有了弧度,慢慢变长,成了唐朝最流行的半弧形。再往后走,宋代的最in梳形弓形初见雏形,并且在后世继续沿用。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9)

在民间,梳子不仅有装饰属性和整理属性,很多人还把它作为一个保健的工具。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听见不少长辈让我们睡前多梳头,按摩头皮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对健康大有好处。宋代文学家苏轼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 说明梳头有益健康这个结论,在古代也有相当大的市场。

现代

时间进入现代,有关梳子的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象牙等材料已经成为了历史,变成了梳子们成长中曾经的一个片段。现在我们用的梳子除了树脂、塑胶等材料,想追求更天然的,我们还用牛角、羊角,或者酸枝木、黑檀木等木材,范围相当广泛。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10)

翻开一家以传统梳子为主的著名店铺,我们看见了各式材质制作的精美梳子,竖直形、弧背横长形、弓形等主要古代的梳子形制几乎都能在店里买到。现在的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拥有多代古人曾经最爱的梳子们,且款式繁多、材质各异。

可爱到让人着迷的小物件(这件整天都看见的小物件)(11)

现在,梳子这个“老物件”里的文化知识,你知道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