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1)

95、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在统编版教材中又是如何体现分级阅读的?

阅读能力的五个维度是:一、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二、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三、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四、作出评价,利用文本相关信息做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与判断。五、创意运用,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分级阅读是将五个维度形成的阅读能力具体化、系列化、层级化。分级阅读的目标是什么?首先是培养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分级阅读主要任务是分级指导,老师必须明确,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读什么书?该怎样读?怎样才能接近儿童最近发展区?

高学段的阅读目标是:细致深化,个性阅读。阅读策略:1、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能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2、对所阅读的材料做深入思考,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通过质疑、辩论、争论等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3、能围绕主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整理分析,尝试进行研究性阅读,扩大阅读视野。4、形成做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属于高学段,策略是在1—5年级起点上综合实施的。针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在统编版教材中如何体现分级阅读这一话题,简要列举教材中六年级学生的创意运用题例。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2)

一、课后思考题方面。《草原》课后思考题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丁香结》课后思考题三、“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古诗词三首》课后思考题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只有一个地球》课后思考题三、读下面的句子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和同学交流。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3)

二、文前提示语方面。《故宫博物院》文前提示语: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在柏林》文前提示语:战争给人民造成沉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您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三黑和土地》文前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您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京剧趣谈》文前提示语:提起京剧,你的脑海中也许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京剧脸谱。如果你细细欣赏京剧,还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奥秘。默读课文,说说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京剧,并和同学交流。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文前提示语: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地思考。《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4)

三、阅读链接方面。《丁香结》阅读链接: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花之歌》阅读链接:《杨柳与水莲》

晓风里的杨柳对残月下的水莲说:“太阳起来了,您睡醒了吗?你花苞似的眼里为什么含了清泪?”“它是我昨夜恐惧悲哀的泪,也是我今朝欢欣感激的泪。”“您恐惧着什么?您悲哀着什么?”“啊,夜的黑暗啊,污泥的冷湿啊!”……

——本文作者宗白华

《七律 长征》阅读链接:

菩萨蛮 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灯光》阅读链接:读一读,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毛主席在花山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

——本文作者翟志刚

狱中联欢

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

——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还有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一位老人”,正是我们熟悉的邓小平爷爷。听一听这首歌,再找一找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着唱一唱,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

《三黑和土地》阅读链接: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

《好的故事》阅读链接: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朦胧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图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清的河水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释》

部编版语文教材培训讲座题目(语文主题学习100问)(5)

四、小练笔方面。《穷人》课后小练笔:“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少年润土》课后小练笔: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

五、选做题方面。《月光曲》选做题: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