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养殖基地(海鲈养殖能手梁美容)

海鲈养殖基地(海鲈养殖能手梁美容)(1)

梁美容。 (受访者供图/图)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52岁的广东珠海人梁美容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出席。

梁美容对人民大会堂并不陌生,两年前也是在这里,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从劳模到党代表,梁美容变得更加惶恐,担心“自己文化有限,辜负父老乡亲的期盼”,同时深感“责任重大”。

梁美容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下称两委)干部、妇联主席,也是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长、远近闻名的白蕉海鲈养殖能手。

白蕉海鲈是广东的特色水产品种,是中国第二大海水养殖鱼类。珠海白蕉镇是中国最大的海鲈养殖与加工产区,2011年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21年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2万亩,年产量达12.31万吨,占全国海鲈总产量六成以上。

梁美容生活的昭信村又是白蕉海鲈养殖量最大的地方。2004年,梁美容和丈夫赵锡元成为当地较早一批白蕉海鲈养殖户。他们不仅通过水产养殖改善了自家的经济状况,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3年,梁美容创办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为村民提供从种苗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该合作社现是昭信村规模最大的水产专业合作社,有鱼塘一千多亩,社员56户。

2020年,白蕉镇昭信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据媒体报道,昭信村7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海鲈及相关工作,全村逾70%的耕作土地都用于养海鲈。全村海鲈养殖年生产总值4.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7万元。

以下是梁美容的自述。

合作社模式

2004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在那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在这一年开始养殖海鲈。

我们两公婆(粤语,指夫妻)原本是做大排档的,生意一般。珠海当地政府引导我们产业转型,向养殖业发展,所以我们就决定试一试。一开始我们养了30亩,各种鱼都有,第一年就赚了几万块。

于是,我们对养殖产生了信心,加上本来就有兴趣,第二年扩大规模到100亩。那时候我们不敢全部养鲈鱼,还有些乌头鱼和虾。因为什么技术都不懂,到处去跟人家学。

但总归是经验技术不够,加上市场价格不好。第二年,乌头鱼亏了几十万,把之前赚的钱全部亏光。虾也因为天气原因成活率不高。那时我们手里还有价值15万元的乌头鱼鱼苗,我马上决定把它们全部在河里放生了。

那个时候大家都说“那么多钱,干嘛不要了”,但我们想的是,现在亏15万,以后可能亏更多。因为只有鲈鱼在赚钱,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以后只养鲈鱼。

养了鱼肯定想销售出去,所以我们又做起了流通工作。我老公对内负责机电维修等技术和重体力活,我对外负责销售,我们也和其他村民一起团购饲料、养鱼卖鱼。

2013年,当地农业局开始试行合作社机制,领导想指导我成立合作社,但其实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合作社。

但农业局说我们的模式就是合作社,像我们一贯做的那样,和村民合作养殖销售就行。所以我应下这份工作。合作社成立之后,政府提供了很多培训,我因此学习到许多三农知识。

最开始,村民并没有很想参与,他们也不懂什么是合作社。我就把在合作社学到的再给他们讲一遍。因为我那时候做流通,跟很多人打交道,村民们因为相信我而加入合作社。

现在每天早上,村民们喂完鱼都会来我们合作社办公室坐着聊一聊,了解市场情况,交流平时的养殖经验。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也会一起想办法。一家大型饲料厂还在我们这里专门设有一个服务团队,帮养殖户检测水质,提供养殖指导等。

我是从很困难的时候走过来的,我们两公婆对养鱼又有信心,所以就想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对于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如果在合作社养殖赚了钱,我们五五分成,亏了算我的。

2014年,经过村民提议和老党员的动员,我加入了昭信村两委班子。一开始我不想做,我觉得自己没有文化,只懂做生意。

但后来,我老公也支持我进两委工作。我认为什么事情只要两公婆商量好,家庭和睦,就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兄弟姐妹5人,到高中就不上学了。到村两委工作后,我又重新开始学习,学到了怎样为群众服务。

前几年海鲈养殖工作比较紧张,我鱼塘、村委两边跑。这几年鱼塘稳定了,我把更多工作重心放在村委。在村委每天都有不同的事要做,但工作就是这样,哪里有累不累,完成就行。

我的微信名叫“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说过的话,我很喜欢。以前我的微信名叫“梦想”,但现在这句话更能鼓励我奋斗。

在二十大报告里面说“以人民为中心”,我很有感触。我在村里养鲈鱼快二十年了,在两委班子工作也近十年,我个人的事业发展、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整体生活,都有了很大变化。

以前,我们村还是一片草寮旧屋,大家种甘蔗、种水稻,很辛苦但没什么钱赚。现在就不同了,因为鲈鱼产业发展得好,年轻人都愿意回家乡做事。村民们都盖起了像小别墅一样的房子,车子更不必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2022年9月23日,我们家乡举办了农民丰收节活动,在那之后,白蕉海鲈价格不断上涨。我们村民每斤售价多了2块钱,利润达4元/斤。这是2022年来的最高价,很多养殖海鲈的家庭能赚上百万元。

“同心同力挽手一起”

2014年,我开始担任昭信村妇联主席(原妇女主任),对村里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大致有了解,平时比较关注妇女的家庭矛盾问题和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我自己就是妇女,我们女性理应同心同力挽手一起。自己有钱只是开始,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裕。

这些年,我们村的女性变化了很多。以前我们村的女人穿一件裙子也怕人家笑话,现在都打扮得很好,穿裙子涂唇膏,也能得到尊重。

妇女们的工作能力也很厉害。以前村委会的女性工作人员只有一两个,现在都有四五个。在鲈鱼养殖工作上,我们妇女和男人一样能干。有些需要心细认真的环节,我们干得比男人还好。

我感觉一方面是社会好了,男性女性的素质都提高了。另一方面是大家有钱了,因为没钱的时候,多小的事都能发生矛盾。

虽然我们村的妇女生活总体上更好了,但我一直都鼓励女孩子去读书。在我们这养鱼的,我都和她们讲,不要整天只想着养鱼,读好书才有文化,有文化,女人才有独立的能力。

这次来北京参加党的二十大,我也一心牵挂着鲈鱼。开会间隙,我会和其他党代表交流。能来开会的,肯定特别优秀。我就了解他们是干什么行业的,村里面都怎么发展,然后跟人家学习。

是鲈鱼产业带动我们昭信村富裕起来,未来肯定是要好好做下去。就像大家说的,我们要全力做好一条鱼的文章,用一条鱼带动一个城市。

我想继续推动鲈鱼加工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到鲈鱼预制菜是今后的一大趋势,已经有公司在我们这里投资生产线。

我们几个村民也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并申请注册了“进才渔女”的商标,用于鲈鱼加工品。“进才”指的是我们的水产合作社,“渔女”就代表了我们养鱼的妇女。

南方周末记者 施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