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

(1)旗舰:“定远”舰。管带:刘步蟾。

舰型:铁甲舰(装甲战列舰),属德制改进型“萨克森”级装甲战列舰。

排水量:满载排水量7335吨。

动力装置:蒸汽动力,2台复合平卧式蒸气机,马力6000匹。

主尺度:舰长94.5米,最宽处18米,吃水深6米。

航速:14.5节。

武器装备:

A)火炮:主炮为4门305毫米口径火炮(2座双联装炮塔,舰首成对角线布置),副炮为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首尾各1门,76毫米炮4门,5管机关炮10门。

B)鱼雷:鱼雷发射管3具(舰艏2具,舰艉1具)。

C)舰载鱼雷艇:舰载鱼雷艇2艘;排水量16吨,功率91马力,航速15节,艇员7人,鱼雷发射管2具,火炮2门。

D)步枪:德国造毛瑟步枪525支。

编制:定员330人。

装甲厚度:装甲防护采用“铁甲堡”式;船中腰用复合装甲环绕成堡,堡长43.5米;水线下装甲厚305毫米,水线上装甲厚356毫米;机器舱,弹药舱均在甲堡内;装甲为钢面铁甲。

舰体结构: 双层船底,设有水密隔舱。

自持力:舱内设有20具淡水柜,其机器所制淡水,每日可供300人食用。舰上设有3座发电机。

造价: 140.9万两白银。

回国时间: 1885年7月3日与“镇远”、“济远”一同离开德国,10月31日抵达天津并编入北洋水师。

(2)“镇远”舰。第一任管带:杨泰曾;第二任管带:杨用瀮。

舰型:与定远舰同样规模,唯一不同的是镇远舰水线下装甲掺用铁板,1882年11月12日下水。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1)

“定远”号铁甲舰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2)

“镇远”号铁甲舰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3)

被日军俘虏的“镇远”舰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4)

“自爆”后的“定远”舰

1894年9月17日,以“定远”、“镇远”为首的北洋水师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进行了一场决战。“定远”舰中弹159发,“镇远”舰中弹220发,“定”、“镇”二舰的装甲和炮塔护甲上的弹坑没有超过102毫米的,显示出二舰的顽强生命力。

黄海大战后,北洋水师对军舰进行了抢修。10月16日,各舰竣工。但此后北洋水师根据李鸿章的“保船”命令全无作为,放弃了争夺黄海的制海权。10月24日至11月7日,日军在辽东花园口登陆,北洋水师按兵不动,没有进行任何的海上拦截。7日日军攻占大连,当晚丁汝昌率舰队离开旅顺口返回威海。11月8日,李鸿章命丁汝昌来天津面商下一步作战计划。12日下午,丁汝昌率舰队离开大沽返回旅顺,次日上午到达,但下午又以日军逼近旅顺口为由,仓促撤退。14日凌晨,“镇远”舰在驶入威海军港时,因刘公岛东西航道均以实施战时封锁,仅在东口留出用浮标标识的通道,而此时风大水溜。浮鼓漂移,造成军舰触礁,船底7处受损,“镇远”管带林泰曾为此服毒自杀,军舰随即进行修。

1895年2月5日凌晨,“定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丁汝昌下令趁军舰尚未沉没前驶往刘公岛南面搁浅,利用舰炮,增强东口的防御力量。丁汝昌被迫撤离“定远”,移驻“镇远”指挥。10日下午,丁汝昌,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当晚,“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

12日在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后,刘公岛守军向日军投降,“镇远”被日军俘虏。此后,日本对“镇远”进行了修理改装,编入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5战队,舰名仍为“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第一艘铁甲舰。曾参加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1年退役,1912年4月6日拆解出售,所遗铁锚、铁链、炮弹等物作为战利品。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抗战胜利后,“镇远”遗物于1947年由招商局“隆顺”轮、海关缉私船“飞星”号分两批接回国。目前,“镇远”铁锚陈列于北京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5)

“定远”舰图纸

北洋水师定远舰尺寸介绍(北洋水师定远)(6)

“镇远”舰CT图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