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1)

碗的一周刻划竖线纹。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2)

是“中原鼎立”还是“鼎立中原”“鼎盛中原”?到底咋读?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3)

中字,鼎纹碗:鼎盛中原II问鼎中原II中原鼎立II鼎立中原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4)

该器高7.3厘米,口径3.4厘米,圈足外高1.6厘米,内高0.7厘米。整器物外形为敛口,深腹,高圈足,鸡心点,灰胎,外饰刻划线一周,内外及圈足外涂青釉,圈足内壁露胎且布满火石红,碗心模印“中”字及“鼎”图纹,鼎与中字相接,中字在上,鼎纹在,寓意“鼎立中原”拟或“中原鼎立”“中原鼎盛”“鼎盛中原”之意。惜有两处残缺。器物虽然有残,但瑕不掩瑜,碗中模印图案非常完好,令人惊叹。尽管如此,仍不失为文物珍品。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件元代“中原鼎立”或“鼎盛中原”洪州窑青釉碗,足以证明元代对中原的关注程度及其权重中原之思想和具体行动。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5)

河南周口市文物考古所专家高礼祥鉴赏中。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6)

高礼祥文博馆员鉴定中。

高礼祥文博馆员:综合这件器物特征,属于元代洪州窑产品,碗内的中字和鼎形纹组合紧密,与鼎盛中原等词语关联紧密,尽管有残,价值仍然不菲。

【阅读参考一】中原鼎立/问鼎中原解:

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问鼎中原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意为夺取天下。

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扩展资料:问鼎中原的典故: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

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

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

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故此,鼎是权力的象征,而中原则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历朝历代帝王之雄心可见一斑。

“问鼎中原”“中原鼎立”“鼎盛中原”等词由此而来。


【阅读参考二】中原银行LOGO系两枚战国布币叠加,抽象出一个鼎的形象。

明代民窑蓝釉碗(元代洪州窑青瓷内铭)(7)

1、方足布币,是先秦时期发源并首先流通于我国中原地区(今河南省境内)的一种铜铸法定货币。该图形的运用凸显了源远流长的我国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银行业属性。

2、两枚布币又十分巧妙地构成了一个鼎的形态。布币与鼎二者结合象征着现代和历史的结合。鼎也是中原文化的显著代表之物。我国自古就有“一言九鼎”之说,它代表着信用。鼎的图形寓意着中原银行始终以诚信经营为本,立足中原、惠泽八方。

3、标志中隐含了一个“中”字,代表着“天地之中”之意。“中”字做了中空留白的艺术处理,取其“中通外直”之义。寓意中原银行拥有谋事之开阔胸襟,行事之正直操守。另一方面,“中”在河南方言中有表达肯定之意,即“好”、“好的”。

4、标志整体构图采用交叉互联、对称和谐的形式,力求体现资金融通、协作共赢、金融网络化等含义。也象征着地方金融与区域经济唇齿相依、良性互动。

5、标志采用蓝色调,体现出中原银行的蓝海战略,也象征着银行理念的创新以及差异化经营思路。蓝色能给人们以冷静、理智、广博的视觉感受,体现出中原银行拥有宽广的全球化视野,象征着开放、文明与包容。

【阅读参考三】吉州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州窑坐落在吉安县永和镇西侧赣江江畔,距吉安市约11公里,遗址长2公里,宽1公里.24座古窑包如岗似岭,星罗棋布;一条条用匣钵和窑砖砌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长街古道纵横交错;瓷片和窑具遍地可见,俯拾皆是。吉州窑是我国极负盛誉的综合性窑场,也是全国古代黑釉瓷生产中心之一。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该窑产品当年曾远销海外,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和收藏家纷予珍藏。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器器型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吉州窑陶瓷在中国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1975年,在东京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吉州窑的兔毫斑、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日本国珍藏的剪纸贴花盏被誉为国宝。1976年,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开往朝鲜、日本的中国元代沉船,从沉船中打捞出1.5万余件中国的古陶瓷,不少属吉州窑烧制。韩国中央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木叶天目盏、剪纸贴花天目盏等饮誉中外。被列为国宝。(毛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