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农场团队组建方案(为亲子农场注入)

导语

亲子农场团队组建方案(为亲子农场注入)(1)

如何保持农场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产品如何呈现创意与新意?

亲子游在讲求“寓教于乐”的同时,更要强调“让孩子开心”,先乐后教才是亲子旅游的核心。

下面,从运营角度,探索增加产品新鲜度和互动性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01

亲子农场的4要素

亲子农场团队组建方案(为亲子农场注入)(2)

亲子农场4要素,有主题定位、硬件设计、活动设计、市场营销,从明确亲子主题开始,以及服务区内的餐厅、厕所和配套停车场这些标配,一样都不可忽视。能设计得好,对提升游客的体验上,事半功倍。

然而游客的年龄不同,主题设计也不同。比如,3-6周岁的孩子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田间游戏对他们的探索至关重要。

适合3-6周岁孩子的田间游戏首先应注重安全性,桌椅等休憩设施设计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一般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仅为10分钟,因此设置游戏空间和游戏活动需要不断让孩子们有兴奋点。

例如种植体验,种类要丰富,量要少,孩子们就不会觉得枯燥。

让孩子们能在田间游戏中玩有所学,学有所用,功能空间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年龄段孩子游戏的场所基本上面积不大,10㎡至20㎡是比较适合的,方便家长实时管理和参与孩子的活动,不管是池塘、田块还是器械活动区域,都宜小而精。

在功能上要有成人休憩区、儿童活动区之分,基本成围合状,方便家长能随时看到孩子,安全最重要。

而6-12周岁的孩子兴趣非常广泛,对自然生态、动手性较强的活动感兴趣。

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田间游戏空间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适度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在活动面积上,大概在30㎡至60㎡左右比较适合,这样的面积适合小班教学,或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02

亲子农场要区域划分

亲子农场团队组建方案(为亲子农场注入)(3)

农场所处区域不同,风格也会不同。就好比大都市周边卖土味、卖怀旧,三四线城市周边卖洋味,是一个道理。

对于一二线城市家庭而言,由于离开农村时间已经久远,通常是城二代、城三代家庭,父母对于农村有回归的怀旧感,小孩对大都市的繁华和游乐设施已经耳闻目睹见得多了,倒是对乡村的“土色土香”充满着好奇的新鲜感。

所以,恰恰是乡村传统的“土味”,看传统农耕、住传统农舍、烧传统锅灶、用传统厨具......

包括以前的旧农具、乃至旧火车、旧铁轨,这些对小朋友,对都市家庭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对于三四线城市家庭而言,往往是离开农村生活时间不长,刚刚享受到都市生活的便利,让他们再花钱回去看乡村风景、过乡村生活,他们意兴阑珊。

恰恰是大都市已经引进、所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镇还未普及的繁华游乐设施、光怪陆离的光影设备,让他们觉得新奇有意思,愿意花费带全家去体验。

03

亲子农场建设3步走

亲子农场团队组建方案(为亲子农场注入)(4)

设计亲子版块项目,可按三步进行,让乡间田野变成广阔的亲子乐园。

第一步:选好休闲农业中亲子体验项目类型:展示、游赏型;互动型(包括竞赛型);教育型。

第二步:分年龄段合理布局田间游戏空间。比如,3岁以下婴儿、3-6岁的儿童要和6-12岁的儿童活动空间要分开。

第三步:注意亲子旅游产品设计的细节,设身处地的去打磨。提前准备详细的亲子活动流程表,提前排练。比如,亲子游产品针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设计,要格外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行程的舒适性。

从住宿角度,应该考虑儿童与父母同床、儿童与父母分床或高低床等诸多因素,可以有儿童主题套房。

从色彩角度,低龄组儿童参与的游戏空间,色彩要明快、鲜艳,如中国红、柠檬黄、湖蓝、橘黄、粉红等。

项目设计以用户粘度为重。能粘人的项目就是好项目。亲子体验好,粘度高,就能延长亲子家庭在农庄、民宿、农业公园或特色小镇的停留时间。

就粘度而言,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就休闲农业具体项目的的吸引力而言,展示游览型小于互动,互动小于竞赛。

亲子体验项目如果能做到时间上宽松且寓教于乐,甚至能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具备了教育的内涵:既能挖掘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和智慧,是亲子体验项目的至高境界。

项目设计,未必一定大投入,创意比有钱更重要。最好在新奇特的基础上再格外的“用心”!

休闲农业的规划及项目设计,切忌盲目照搬,盲目跟风;主题不突出,项目雷同。要依托自己农庄的资源和特点,以及周边消费人群的定位和喜好,做出自己的特色。

本文转载于: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