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

纵览我国古代近2400多年的封建历史,农民起义可以说是一直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而要说历朝历代中最精彩的一段农民起义,那还要数北宋年间的梁山的108将莫属。当然,可能很多朋友会说,这只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描写,真实历史上的梁山起义其实也就是普通的农民起义。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1)

不过,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个话题,确实是跟《水浒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大家也不必在历史真实性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2)

说到《水浒传》这部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之所以能被后世奉为经典,实际上的确是因为它有许多独到的经典之处。譬如,其中有一个地方便至今都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水浒众多人物的那些经典外号!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3)

相信凡是喜欢《水浒传》的朋友,对于梁山上那些好汉的外号一定是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在书中浓墨重彩的人物,说到他们的外号很多朋友都是张口就来。譬如,“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等等。这些人物在一出场的时候,光凭外号就能让人感觉霸气十足。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4)

然而,正所谓“世事无绝对”。众所周知在梁山这108将当中,有一个重要人物的外号却是极其普通,他便是景阳冈上一战成名的打虎英雄——武松!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5)

要知道武松从出场开始,所做的每一件事那可都是轰轰烈烈大事。譬如,醉打猛虎、大闹狮子楼、收拾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等。无论哪一个事件单拎出来,用来起个威风的外号那都是绰绰有余。可施耐庵愣是没有把握这一次次的大好机会,一直等到武松偶然在十字坡换了一身头陀的行装后,才随便给他敷衍了“行者”的外号。

这不禁让人有些怀疑,施耐庵难道是起了100多个经典外号之后,真的词穷了不成?不然为何会对武松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如此敷衍了事呢?事实上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其中还另有玄机!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6)

大巧若拙之下见真意,反其道而行之更高绝!

相信凡是熟悉《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其实在梁山的108将当中,除了鲁智深、林冲、宋江等极少数的一些人物之外,大部分人物占据的篇幅其实并没有多少,有的甚至都是一笔带过了事(跟凑数没什么分别)。不过,施耐奄在武松身上所用的笔墨,却是给人一种毫不吝惜的感觉。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7)

而正是因为这大篇幅的精彩描写,才铸就了武松这一经典的英雄形象。所以,相较于其他人那些已经成堆的“霸气外号”来说,武松这简简单单的一个“行者”,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更为高绝!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8)

历经诸多英雄事,一词实难概平生!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人物的外号,基本上都是源于其平生最令人称道的一个事迹而来。然而,纵观武松的一生的英雄事迹,却是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因此,若想用一个外号来概括武松的一生,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施耐奄索性就只给武松取了一个“行者”作为外号。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9)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武松这一生的精彩,事实上却是与“行者”二字极其吻合。特别是到最后当武松于六合寺遁入空门,正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一个佛门弟子之后。恰恰是从江湖路上的行者,顿悟为修心路上的行者。最终修成了正果,还被封为清忠祖师,成为水浒传中鲜有的善终者之一(享年80岁)。

施耐庵怎么说(施耐庵也词穷了)(10)

自此,我们在回顾武松的一生,才发现他这一路走来历经的种种磨难。确实是正如一名“行者”一样,也许这才是施耐庵当初给他取这个外号的真谛所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