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小雅·蓼莪》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中,父亲通常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家长形象,以至于在文化概念里,父亲总是与“严厉”密不可分。

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父亲摘下传统的定义,兼负温情。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1)

而于今天上映的电影《搜救》,便刻画了一位被人误解为“不爱孩子”的父亲如何通过冷峻的表象,来表达一颗深爱孩子的心。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2)

影片中的阿德(甄子丹饰)并不算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在平日生活中阿德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家庭间的沟通,也缺席对于孩子的教育。

因此在长白山之旅中,面对儿子乐乐的任性,阿德采用了极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将他留在原地自我反省。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3)

由于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年仅八岁的儿子乐乐负气出走,当阿德驱车返回时,早已不见儿子活泼的身影。

于是,这位心急如焚的父亲就此踏入了雪山寻子的道路。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4)

许多人看到这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熊孩子吗?但我认为,有时候孩子表现的熊,可能只是因为缺乏家长的陪伴。

电影中的乐乐年纪太小,并且平时跟父亲的交流并不算多,因此阿德的一些体罚只会让孩子感觉与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此一来,儿子乐乐才会做出赌气出走的选择。

但一个父亲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儿子?

电影中的阿德为了尽快找到儿子,几乎从来没有停止搜救的脚步。

当阿德在搜救过程中遭遇雪崩之时,也正是源于对营救儿子的执念,才让这位坚强的父亲挣扎着站起,最终于冰湖之中完成“舍命救子”的壮举。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5)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6)

并且影片中还有一些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当阿德发现警察由于搜救时间过长而选择暂休时,这位父亲激动地冲警察嚷嚷了起来。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阿德的生气简直莫名其妙——警察也是血肉之躯,不可能感觉不到劳累,但作为一名父亲,时间流逝一分,那么孩子便会多一分危险。

如果我是影片中的父亲,或许我比甄子丹更加激动!

当孩子生死未卜时,没有一个父母能够保持完全的理智。从这个角度而言,阿德的行为简直太真实!

搜救甄子丹救儿子后续(从争吵教子到舍身救子)(7)

可以说,这部电影中的甄子丹饰演的父亲,完美体现了父爱真实的一面——我们不是熊家长,而是孩子太重要!

如果你也想感受真实的父爱,那么《搜救》绝不会让你失望。

#电影搜救#

#电影搜救体现真实人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