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五首其一讲解(曲径通幽处赏看君翁笔法)

“以古人的笔墨,运自然的丘壑,有独创的精神,而无因袭的缺点。”正如俞剑华对其的评价,黄君璧的山水画作,往往兼具传统风貌和自身的创新。他所作的《曲径通幽》,就很能体现这一风格特征,一起来看看~

书愤五首其一讲解(曲径通幽处赏看君翁笔法)(1)

黄君璧 《曲径通幽》

这幅《曲径通幽》是典型的黄君璧风格的画作,笔墨酣畅淋漓,不落俗套。

整体上运用了透视和写实的笔法,在有限的画幅中开阔了更广的视野。

远山一瀑布倾泻而下,与山间的浓雾融为一体。在浓雾弥漫的山间,水流而下,在半山又横成一飞瀑。以水为线,连起全篇,使画中山水浑然一体。

幽山之下,设一人家,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两位闲谈的雅士。

书愤五首其一讲解(曲径通幽处赏看君翁笔法)(2)

黄君璧 《曲径通幽》(局部)

浓雾自瀑布处起,绵延至远山,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远山之后,是否拥有更加美妙的景色呢?

仔细观察,黄君璧运用了多种皴法来塑造山体的立体感,笔法皆劲健,毫无拖沓之感。

书愤五首其一讲解(曲径通幽处赏看君翁笔法)(3)

黄君璧 《曲径通幽》(局部)

又以山脚处,围绕着大石的一汪溪水结尾,延伸画面,清新秀润。

坚挺的山石与飞瀑、浓烟和挺立的长松对比起来,更显得整幅画庄重大气。山与水与雾交织,水意蒸融。

黄君璧的这幅《曲径通幽》,动静结合,富有层次感。点苔精微,笔法细致,画得精彩非常!


版权说明: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