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改编自真实事件)

喜欢韩国电影的影迷,大部分是喜欢《辩护人》这样的现实题材电影。

直面历史,抨击政府是这类电影的一大主题,《辩护人》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辩护人》中宋康昊所饰演的税务律师宋佑硕原型就是年轻时候的卢武铉,卢武铉后来成为了韩国总统。导演杨宇硕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但为了摆脱拍马屁的嫌疑,直到卢武铉去世才开始筹划拍这部电影。

电影的故事来自于著名的“釜林事件”,1981年,韩国政府以违反《国家安全法》为由逮捕了多名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活动家,并进行严刑拷打、刑讯逼供。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韩国,史称“釜林事件”。

当时卢武铉还只是一个平凡到尘埃的税务律师,随着对事件的了解和对事件相关人物的接触,卢武铉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动,并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人权律师。

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改编自真实事件)(1)

电影做了艺术化处理,把作为税务律师的宋佑硕表现的铁石心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随着剧情推进,他看到了学生所遭遇到的一切非人待遇,开始慢慢转变,到最后成了一位义无反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权律师。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是电影如此震撼的一个主要原因。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宋康昊的法庭戏,一人对抗一个团体,而那个团体后面站的是整个强权。唇枪舌战看的人心潮澎湃,仔细想想,对宋佑硕来说,这是何等悲壮的行为。

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改编自真实事件)(2)

要说对韩国电影的影响,《辩护人》上映于2013年,2013年是新世界韩国电影的一个顶峰,自2013年开始,韩国电影慢慢在走下坡路。

《辩护人》对韩国电影最直接的影响是,之后的很多电影,无论是犯罪片、动作片,还是家庭片等等,都喜欢加一些黑政府的剧情。

这样的设计起初看来还是比较新鲜的,很符合我国人民的口味,但用的过多过滥之后,反而拖累了韩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

关于韩国电影的几点思考(改编自真实事件)(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